【社工妈妈】新手父母的第一门功课:学习放慢│Natalie
带孩子去街,本来就是一条直路到达目的地,行程大概五分钟左右,最终却拖拉好几倍时间才到,过程还要经历几番争战。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都有的类似经验吧。【编按:作者为社工妈妈Natalie】
对家长来说,行程就是 : 出门、下楼、行、到达目的地。
对孩子来说,行程却是 : 出门、抢锁匙关门、按电梯、不够高按然后要求家长抱起再按、进电梯、离开电梯、摸摸信箱、看看路边小狗,拾起地上有趣的垃圾、被家长指正不要拿垃圾、寻找垃圾筒、经过一排扭蛋机,驻足观赏,继而动手,发现扭蛋机上有贴纸要撕出来;发现旁边有商店,摸摸门前的东西,一不提防冲进店内,摸摸店内的东西,家长半推半拉地带走;发现灭火筒,驻足观赏,询问家长是什么;发现有小朋友吃雪糕,驻足观赏,家长提示要走;到达目的地。
光看文字就已经觉得累,家长亲历其中一定更觉烦厌,尤其赶忙的时候,很难不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带BB车 (或为什么带了BB)。
为什么孩子出门,总是不能乖乖,好好认真的走呢?
当我们愿意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能体会小孩子的状况。其实状况就好像你第一次去日本旅行,第一次看见那智能厕所有几十个键的时候一样。你会惊讶,你会想认真去望望试试。
要怪责小孩的好奇心吗?
小孩“初到贵境”,对身边的一切存在着充满朝气的好奇心,每一只狗,每一个灭火筒,每一件垃圾,对他们来说都可以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而你,却对这一切习以为常 ,觉得平平无奇,早就丧失对身边熟悉事物的好奇心。
当家长责怪小孩为什么不能好好走路,就即是在责怪小孩,为什么你要有好奇心?而,好奇心应该被责怪吗?
好奇心,是一切学习的开端,及持续学习的重要元素。甚至,我可以说,好奇心是一个人生活快乐与否的重要元素之一。你看看身边那些仍对不同事物好奇的成年人,和那些丧失好奇心,只活在安舒区的成年人,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所以在不妨碍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就容许他们好奇吧。作为家长,别亲自成为孩子好奇心的刽子手,早早窒碍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放心,当孩子走进教育制度,他的好奇心就会逐渐被消磨,急什么啊。)
学习放慢
那么,怎样做才可以保存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不要常常那么赶急,预留多点时间出门吧。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真的有必要这样繁忙,是我们自己选择繁忙。好像节目丰富才有意义,才不空虚,才能表现关系亲密。其实,对这些初哥小孩而言,自由地在街上探索着大的小的,比起半推半拉地被赶上车去什么什么馆,可能还更轻松,快乐,自在。
这不仅是父母,也希望社区里的人有多点明白。小小孩在街上停留时,不是父母不理他,任由他无无聊聊在街上荡,所以不要投射奇怪目光吧。父母有时也是碍于这些压力而中止小孩的探索。其实这些对成人来说的无聊,对小小孩来说不是呢。
学习放慢,是我们新手父母的第一门功课。
Natalie (专页:玩乐才是正经事)
妈妈,社工,亲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分享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建立,以及亲子沟通技巧的知识。皆因心里蕴藏一个愿望──渴望看见我们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弃对孩子催谷、对立角力的教养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沟通、自省,让下一代在爱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