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协中学开学小贴士 同学循两方向入手 乐观面对各种改变
新学年开始大约三个星期,中学生均需要适应学业、社交及生活节奏,可能会面对课程太深、如何和新同学打开“话匣子”等新挑战,香港青年协会建议可循两个方向入手,配合不同情景,同学们就能够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面对及建立支援网络,有助面对各种的改变。
向外:认清问题及增强支援网络
新学期开始,同学在学业、社交及生活节奏均需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同学可能担心课程太深、可能忧虑怎样与新同学交谈、可能要重新适能生活作息等等。面对各项挑战,“同学可以”及早为上课作准备,先预习内容;“同学可以”学习、尝试及主动与同学打开话题,发掘共同喜好;“同学可以”不时为自己打气,鼓励自己;“同学可以”为自己寻找应援队,家人/老师/社工都乐意协助;“同学可以”学习松弛身体,平和情绪,适当面对转变带来的压力。
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同学们可以主动探索和了解身边的人、事、物。当认识的事物增多,便能减少疑虑和不安全感,进而更快地找到应对方法。以下有不同情境,同学可跟据自身情况和性格,适当地参考以下方法:
当课程的难度与想像中不同时
同学可以在课后询问老师或同学,亦可在课后安排时间补习或预习,增加安全感。
身边没有熟悉的同学
主动破冰,关心身边人及释出善意,如分享零食、有趣短片等,增加共同话题,可以先选择一些较友善的同学开始。主动的同时,亦需理解人的性格非常多元化,你并不一定需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上学年不同:同学们可先组织自己的想法,再谦逊地向老师表达需要,例如进度太快或慢等。
遇到无法控制的焦虑或忧虑情绪
如持续出现失眠、哭泣或手震等反应,需及早向家长/社工/信任的人/热线服务(2777 1112)求助。可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解释事情的严重程度,并提出期望的解决方法,例如:“我最近好唔开心,每晚都会哭数小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下,可以帮我找社工/辅导员求助吗?”
向内:调整期望乐观面对
在新环境中,同学可能比平时接收更多新资讯,经历较多新体验,脑海也许会浮现许多新的念头。同学可尝试觉察内心的“声音”,留意有没有落入“思想陷阱”。以下为不同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正负面想法:
情景1:当课程的内容与想像中不同时
当同学们留意到课程的内容与想像中不同时,应该有一个正面想法,例如“第一课的确不容易,可以尝试调整学习方法,并询问老师意见”,不应该认为“第一课已经这么难,以后考试和测验一定不及格,我会留班吗?”同学们应该客观和冷静地审视困难,更容易找对努力的方向。
情景2:课堂上答错问题
同学如果在在课堂上答错问题,可多加欣赏和鼓励自己,增强动力和自信心可以让人更快地进步,例如可以想“答错问题并没甚么大不了,最紧要明白错了甚么,考试时不会再犯错就好”,不应认为“我太笨了,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上”。
情景3:向同学打招呼后,得到冷淡的回应
向同学打招呼后,得到冷淡的回应,可能出现“他一定讨厌我了,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这类负面想法,但每件事情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不妨尝试转个角度思考,正面想法应是“他好像心情不太好,为免误会,我尝试去关心他吧”。
情景4:家长/老师指出可改进的地方
当家长或老师指出可改进的地方,同学可能会想“他们不认同我的全部,就是讨厌我”,但分数不只零和一百,其他事情同样也不只有极端的黑与白,同学可以认为“即使不同意我其中一个想法,他们仍然在乎我、希望我能做得更好”。
香港青年协会“DSE 27771112”持续透过热线及网上辅导服务,提供前路规划,辅导支援,应试准备及升学资讯。
如学生遇上问题,可透过以下方法联络有关服务:
支援热线:2777 1112
WhatsApp:2777 111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se27771112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se27771112
服务时间:周一至六(包括公众假期),下午2时至凌晨2时,即时陪伴学生渡过开学、备试、应试、预备放榜及放榜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