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中华文化学生讲座 专家分享中华传统美学如何引领潮流
中华文明横跨五千年历史,每个时期都蕴藏着不同故事,当中有不少值得后人欣赏和学习的地方,例如是民族服饰、妆容和戏曲等,为现代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近年内地的文创产业发展迅速,例如红遍海外的国风华服,掀起阵阵“国潮风”。外号“华服小当家”的深圳市远湖科技有限公司课程开发总监杨婉梅表示,承传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重大,要理解传统文化及树立文化自信才能有助文化承传和创新,并认为传统文化的前景未来可期,为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机遇。
传统文化不仅承载过往时代的社会,同时亦默默记录人类思想进程和文明发展,但不少人认为传统即等于老土过时。杨婉梅早前受邀出席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的学生讲座时指出,传统并不等于老派,认为传统可以通过创新,在现代生活继续发挥作用,而不是简单地被贴上“老派”的标签。她认为,要理解传统的真正内涵,才能有助现代人好好继承和发展文化遗产。
中式审美是时尚潮流的源头
杨婉梅认为,那些不会说话的的文物,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瑰宝,例如是中式的服装、唐代女性的妆容、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手提皮包等,当中皮包款式竟与国际知名品牌的马鞍包相似,可见中式审美才是时尚潮流的源头,相信中式审美终将成为全球审美的风向标。
理解传统文化,明白承传和保护的意义非常重要。杨婉梅认为,在文化保护层面而言,需正确理解自身文化,警惕文化挪用、盗窃,以增强保护意识。同时,亦要建立文化自信,深入理解并拥抱传统文化,以充足底气和认知来保护文化。最后,她认为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传承的同时要创新,在接受外来文化中保持本土特色,推动创新创业,并呼吁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做个小小传承人。
《香港01》推出的中华文化学人计划,就教育局“推广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一笔过津贴,为学校提供全方位支援,包括内地交流团、本地校外参观、专家到校讲座、体验工作坊、到校展览和摊位、教材套等,支援中、小学于推动中华文化学习。
《香港01》具备支援数十间本地中学及小学举办中华文化相关活动经验,包括内地交流团、本地参观、到校讲座和工作坊等,同时可为学校提供媒体报道支援,与社会各界分享学校推动中华文化的动向。
如有兴趣了解更多详情,可电邮至education@hk01.com或 WhatsApp(35828747)与黄先生联络。
甚么是“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
“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是优质教育基金项目,本港中、小学校可申请最多30万元推行媒体及资讯素养、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而且不影响学校申请其他优质教育基金拨款,详情可按此了解更多。
学校透过“我的行动承诺”加强版拨款可举办甚么活动?
学校可运用拨款邀请外间机构,就媒体及资讯素养、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为学生、家长、教师举办讲座、工作坊、参观具公信力传媒机构等。《香港01》正支援学校举办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