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自行收生|有英中收表微跌或相若 料人才子女难纾缓学童不足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今年9月入学的中学自行分配学位阶段于昨日(16日)截止申请,“人才子女”来港入学成近年趋势,不过,适龄人口继续下跌,有多间热门英中指,收表量同比下跌,或与去年相若,即使接获一定人才子女申请,亦未见对收生有太大补足,预期整体未来两年收生仍会“插水式”下降。

英中校接获内地来港生申请 面试安排与本地生无异

教育局早前估算,约4.93万人参加今年度中一派位,较年大减2200人,跌幅约4.3%。《香港01》昨日向多间热门英文中学查询今年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数字,湾仔圣公会邓肇坚中学校长袁经恒指,去年接获约600份申请,截至昨日下午,申请数字较去年微跌。袁经恒分析,对比去年龙年效应之下,适龄学童人数较多,所以今年学龄数字跌幅较明显,亦预期未来两年学界收生会“插水式”下降。
适龄学童下降,经“人才计划”来港的家庭子女成为生源。袁经恒指,学校亦接获一定内地来港生的申请人数目,但暂未统计有关数字。在面试阶段,他指,面试主要围绕生活话题及文章作对答,考验学生的创意、沟通、分析及表达能力等,本地生与人才子女的考核模式相同。

元朗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今年接获400至500份申请,校长尹浩然指,收表量与去年差不多。尹浩然同时指,一定内地申请人数目,但目前该校本地生占逾九成,人才子女对其收生影响不大。他又透露去年接获300至400份内地来港学生申请插班。

身兼津中议会主席、九龙真光中学校长李伊莹指,其校今年接获的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则比去年多一至两成,具体数字则不便透露。她指,大部分中学今年的收表量均与去年差不多,料经人才子女是一个增加学生人数的途径。

至于如何协助内地来港生融入本港校园生活,尹浩然指,内地生能适应英语教学,但很多都不懂说广东话,故有设立“小天使计划”,为这些学生安排一个本地生拍档,解决他们学习疑难。李伊莹指,不少学校会为人才子女举办适应班,让他们适应校园及提供学术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