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义务搜索队实地分享搜救知识 助中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崭新发明

撰文: 凌雯静
出版:更新:

第二届《城市创科大挑战》已完满结束,比赛邀请各界就“山人有计”和“帮人有计”两个议题提供创科方案,从提升郊野公园和露营地点营运管理和远足者大自然体验,以及加强对照顾者的支援这两方面,邀请学生和参加者发挥创意,运用科技设计创新方案。

当中为配合“山人有计”主题下的范围和方向,大会邀得郊野义务搜索队(CVST)分别为初中组和高中组学生举办培训活动,让学生了解现实中郊野环境和搜索的需要。在早前的一次高中组工作坊中,学员透过搜索训练,切身处地了解远足人士和郊外搜索队的需要。

郊野义务搜索队(CVST)成员为高中组学生举办培训活动,让学生了解现实中郊野环境和搜索的需要。(陈苇慈摄)

工作坊于6月下旬举行,活动由CVST专家带领参加者探索南生围模拟搜索工作,过程中亦会向参加者介绍CVST工作、行山者的安全和步道资讯,并将先进科技融入培训中,如导航系统、先进设备、用于搜索和救援的工具等。

支援纪律部队搜救工作

郊野义务搜索队(CVST)是一队由本港热爱野外活动之人士自发组成的搜索队伍,在有需要时为在香港郊野失踪人士提供义务搜索协助。搜索队于2007年5月2日正式成立,目标是希望利用科技及不同行山人士的搜索能力,加强搜索工作,扩阔搜索范围。

CVST成员带领参加者探索南生围模拟搜索工作。(陈苇慈摄)

中立角度处理失踪事件

本港不时有发生行山者失踪的案件,除了消防、警察及民安队等官方寻人,搜索队亦会自发组成搜索队伍,在有需要时为在郊野失踪人士提供义务搜索协助。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官方搜救停止后,才会接手跟进个案。但如获家属同意,搜救队亦会主动第一时间提供协助分析和搜索。他们的宗旨是根据证据去寻找失踪者,尽量从一个中立的角度去处理每一个失踪事件。

+1

搜索队过往接受访问时曾指出,搜救工作环环相扣,为了能尽快找到失踪者,上山前一定会对失踪者做家访,以了解失踪人士当日出门衣装、有机会途经的行山路线等资料,然后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找出共同点,才能推断出失踪者最有可能走过的行山路线,从而制定搜救路线。

搜救队成员向参加者介绍CVST工作、行山者的安全和步道资讯,以及如何利用导航系统、先进设备、用于搜索和救援的工具等。(陈苇慈摄)

成员自发参与搜救行动 从不收受捐赠

搜索队山上及山下的成员各司其职,上山的成员负责模拟失踪者原定路线上山,边行边收集环境资料,如以群组形式出发,成员则需带对讲机,防止重复搜索相同路线,成员亦会在在群组共享位置,以确保安全及作随时联络;山下则由有多年搜索经验的元老级成员协助支援,借以往经历及搜索能力,分析山上的数据进行研究,逐步缩窄搜索范围。

现时搜索队约有200多名成员,他们从无收受任何捐赠,成员均是自发参加搜救行动。 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及行业,历年来多次出动,更曾在行动中成功寻获生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