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 “脱实向虚”  中国科技创新评价制度亟待改革调整

撰文: 外部来稿(中国)
出版:更新: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发展、科技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在今后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和进步?除了发展动力的转换——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继续的要素投入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推动制度改革,以匹配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制度改革的保障,发展只能是单腿前进,一条腿向前的步子跨得再大,也走不了太远。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其著作《制度重于技术》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很多的技术进步应当来自更加稳定可靠的制度基础。事实就是如此,制度对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好的制度能够让科技快速健康发展,不好的制度则可能让科技走入迷途。相比中国科技硬件,目前中国的创新制度还比较薄弱,存在许多与科技规律相悖的问题。其中,科技创新的评价制度就是一个亟待改革的领域。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资料图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梅永红曾长期从事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他认为,评价制度对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极为重要。评价是导向,是旗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评价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术生态,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术的方向和生命。

梅永红认为,目前中国科技评价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数量导向。科学研究,尤其是纯科学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研究者也是如此,比的是高度,而不是人海战术。以论文数量评价学术水平,类似于用一万支手枪与一枚导弹论威力大小,完全是制度性误导,贻害无穷。最近有一个报道,某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共发表了3000篇学术论文,平均每3.25天就有一篇新作问世;48岁成为校领导后,发文速度更是飞涨,达到每2.19天一篇SCI论文的频率,沦为学术笑料。根本原因就在于现有的职称评审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发表的文章数量和期刊等级,进而决定了个人薪水、晋升和科研资金,“学术灌水”由此形成。

二是论文导向。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要么是学术问题,要么是经济社会问题。目前中国科技评价的论文导向日益强化,使得学术界“脱实向虚”的现象比较突出。从前些年追求SCI论文,到近些年追求CNNS论文,几乎到了无论文就无所谓学术的地步。一个成功做了成千上万例手术的医生,如果没有论文也很难晋升职称。把发表论文作为全部科技活动的“金标准”,其实已经完全偏离了学术规律,既难以引导学者做“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技评价制度需要回答,究竟如何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董丽娜依靠电脑听读软件和键盘盲打完成6万字论文。(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

三是功名导向。科技史表明,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都是在远离喧嚣的专注与低调中成就的。目前中国科技界可谓帽子满天飞,令人眼花缭乱。国家级的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九项人才计划(学界戏称九大“铁帽子王”),地方各级政府以名山大川为称号的各类人才计划(如泰山学者计划、珠江人才计划等),以及层层叠叠的政府奖、社会奖,伴随着千百万学者几乎全部的研究生涯。用这些阶梯式帽子决定身份和学术地位,颇似过去的官场科举制,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其结果多半是“伤仲永”。“一生常耻为身谋”,这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信仰,也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学人的毕生追求。

四是身份导向。“看后视镜开车”,这是对目前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形象描述。许多早已退出一线科研活动,甚至长期脱离国际学术前沿的学术大佬们,对年轻人和他们的学术方向指点江山,甚至盖棺定论。以身份、资历甚至人情世故衡量学术,常常令青年学者晕头转向、苦不堪言。青年科学家们很难有批判性思维,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应对各种填表、评审、答辩,甚至曲意迎合各种权势。一个过度倚重资历、后台和人际关系的学术圈子,不可能产生伟大的科技成就。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各种评价体制问题,已经明显扭曲了国内的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化的活动,将相当一大批科研人员的精力、价值追求、研究活动,导向了追求论文发表数量、追求功名和身份,这无疑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国家将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的战略之下,改革科技创新的评价制度,推动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中国在科技与经济发展领域需要高度关注并推动的重点之一。

本文经安邦智库授权转载,原题为《我国科技创新评价制度亟待改革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