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台断交︱赖清德的第一波海啸 北京出手有备而来

撰文: 张钧凯
出版:更新:

就在2024台湾大选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天,太平洋岛国瑙鲁(又译诺鲁)宣布与台断交,陆方迅速回应表示赞赏和欢迎。台湾媒体舆论多以“突袭”形容瑙台断交,但以出手速度与果断来看,北京显然有备而来,将不浪费时间,“风高浪急”的势头已然启动。

北京与华府早已掌握选情

对于台湾的选情,相信以北京对台湾情况的掌握程度,势必早已有所研判。至少在“蓝白合”破局的那一刻开始,到选前十天民调“封关”的态势,几乎已注定民进党这位“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会在台湾在野力量分裂的情形下赢得大选。北京与华府必然都对此结果,提前做好了应对与准备。

华府的动作很明确,投票前夕英媒《金融时报》即透露,选后拜登(Joe Biden)政府将派高级代表团访台。果不其然,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Stephen Hadley)、前副国务卿史坦伯格(James Steinberg)及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于14日晚间抵台,并于15日上午与当选人赖清德、萧美琴见面。三人显然是衔命而来,对台湾下一届新政府领导人“面授机宜”或“传达指令”。

赖清德与萧美琴1月15日上午接见美国前国安顾问海德利、前副国务卿史坦柏格、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柏格组成的台美跨党派前资深官员代表团。(民进党提供)

相应于此,北京更是不可能毫无准备,甚至可说预先做了应对方案。可以看到,被视为极有可能接班中国外长的中联部部长刘建超于1月8日至13日率团访美,他是2023年11月中美元首三藩市(旧金山)会晤之后,首位访美的中国部长级官员。

王毅与刘建超的弦外之音

在美期间,刘建超于多个公开谈话场合,均强调了中方对于台湾问题的立场。与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会面时,更要求美方应落实两国元首三藩市会晤重要共识和成果。其言下之意,自然包括习近平当面对拜登所言:“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此外,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外长王毅,也罕见对台湾局势表达了“严正立场”,以强硬的语气表示:“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不是!‘台独’从来不可能成事,过去不能,今后更绝无可能!台湾岛内谁想搞‘台独’,就是分裂中国国土,必将受到历史和法律的严惩。”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访埃及,1月14日在开罗见记者。(Reuters)

中方对台湾问题一系列的密集发言,包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15日例行记者会上长篇回应台湾情势,绝对都非空穴来风,而是意有所指。特别是王毅口中以“法律”严惩“台独”,更是充满无比的想像空间,小至中止ECFA协议,大至动用《反分裂国家法》都有可能,也从背后说明了中国大陆对于赖清德的当选是有备而来。

剑指赖清德不会等就职后

如同2022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裴洛西)访台,中方随即多面出击,包括取消和暂停多项中美合作与对话,以及大规模、长时间的“围台”军演。事后来看这些举措,都不可能是临时的“随机应变”,而是事先已准备好的剧本布局,一旦不愿意见到的事实成真,随即搬上台面,步步进逼。美台看似赢了面子,但里子全失。

“独独配”的赖清德萧美琴当选,北京的做法更是如此,而且涉及更为全面的中美关系、国际政治与两岸关系等各方面严阵以待。选前以ECFA关税减让作为祭旗,只是小菜一碟的预警,选后第一波海啸即体现在瑙鲁与台断交,外交上的冲击来得又急又快,接下来的“风急浪高”,肯定将一波又一波针对民进党政府袭来,压制赖清德的“台独”气势。

瑙鲁2024年1月15日宣布与台湾断交,图为当地建筑物。(Facebook/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uru)

国台办表明台湾的选举结果,“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对于这段话的解读,应该理解为北京不会针对台湾民意,但不代表不会对赖清德等民进党掌权势力做出回击。只拿到四成选票支持的赖清德,就算选前气燄高张,当选感言仍不脱其两岸的“两国”论述,但说起话来支支吾吾、磕磕绊绊,表示他心知肚明,在其正式就职之前,来自于北京的施压只会更增加而不会减少。

小两岸受大两岸关系牵制

台湾有专家提出,列入ECFA早收清单的500余项台湾产品,目前看来岌岌可危。而且陆方认定台湾对2,509项大陆产品构成贸易壁垒,台湾官方至今不理不睬,很有可能走向始料未及的两岸贸易战。当然,在政治、军事上的“极限施压”,也是在预期之中,只是不知道大陆的对台“百宝箱”中,将会拿出什么意想不到的道具出来。台湾“台新投顾”对选举结果提出分析报告,其中也有所警示:“如何应对选后中国升高胁迫力道,将是赖清德最大考验”。

赖清德与萧美琴唯一的靠山美国,看来也将面临“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局面。台湾学者汤绍成即指出,由于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来势汹汹,拜登政府内外交困,已显招架吃力,而且中东战事已扩及红海,情势对美国极为不利,美方重申在台湾大选后重申“不支持台独”,又派遣代表团来台宣达,看得出美国有意向北京示好的态度,改行“抑台友中”的路线。

2023年11月15日习拜会登场,习近平向拜登表明: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Reuters)

美国“抑台友中”路线的形成,固然有拜登政府选举考量的单方面意志,但也不可忽略北京在经营中美关系的战略。特别是当“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从习近平口中对拜登说出之后,台湾问题走回“一中”框架,已经成为了中美之间的“护栏”,“小两岸关系”更加仰赖“大两岸关系”的气候与运作。

风高浪急将成台海新常态

赖清德赢得台湾大选,喜悦之情掩饰不住铁青脸色。台湾也有亲绿的舆论认为,北京根本拿赖清德没办法,台湾必会在美国的引领下“走向世界”。不过他们忘记了香港经验,“反修例”风波闹到众人都准备看北京的笑话时,“港区国安法”无预警重重落下,美国手上的“香港牌”顿时宣告失效。

地缘政治的风暴转移到了台湾身上,如同台湾前外交官介文汲接受《香港01》专访时所说,瑙鲁断交只是北京应对“台独”政府的“第一张骨牌”。介文汲话说得比较斯文委婉,更直白来说,赖清德的“台独”路线胜出,就意味着两岸关系的一场深层地震,瑙鲁断交只是第一波海啸,接下来一波又一波的“风高浪急”,恐怕将成为台海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