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湾大选︱民进党“猫猫拜物教”是怎样炼成的?
民进党找来原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作为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的搭档,除了在性别、对美关系的考量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吸引年轻选票。为何萧美琴能为魅力不高的赖清德带来青年群体的认同,关键就在“猫猫”。
社会上常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对于台湾自诩为“台派”的年轻人来说,则是“爱猫猫的人才是自己人”。台湾的“台派”年轻人有几大特点:反中、反核、文青、LGBT、音乐祭、独立乐团,以及猫猫。台湾咖啡厅里挂的布条,或者街上行人包包上挂的徽章,只要有“我是人我反核”、“以领养代替购买”等等,那么他们的政治属性在光谱上,大概便是得以辨别你我的“接头暗号”。
在行销学上,业者很早就发现宠物是“病毒式行销”的“流量密码”,而且猫猫的受欢迎度与圈粉能量,远远大于狗狗,因此往往利用猫猫作为打开消费者荷包的触及媒介。在政治上,过世的英国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爱狗成痴,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女皇哥基大冒险》(又译《女王的柯基》)。更别说美国总统一向有“第一宠物”的传统,拜登的爱犬“冠军”(Champ)过世时,蔡英文还特别去其Twitter留言表达哀悼。
在台湾的政坛上,“第一宠物”是经历过“范式转移”的。陈水扁时期养的是台湾纯种土狗“勇哥”,红极一时;马英九则是认养混种犬“马小九”,家喻户晓。到了蔡英文时期,台湾整体社会环境截然不同,互联网时代兴起、两岸关系恶化、“小确幸”大行其道,“猫猫”的地位在台湾总统官邸成功“篡位”。
蔡英文拥有四犬二猫的宠物,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灰白相间的虎斑猫“蔡想想”。而“蔡想想”的来历与萧美琴密切相关,2012年萧美琴在某个“深夜蜷缩在秀林乡和平车站前的泥泞路上”收留了这只虎斑猫,由于蔡英文看到后非常喜欢,于是转送给蔡英文领养。
后来蔡英文在各种政治文宣,例如春节贺岁,都抱着猫猫入镜,受到了年轻人极大的回响,“猫派”于是在台湾政坛崛起,成为了进军政坛或者更上一层楼的“标配”。许多政治人物开始以猫猫大做文章,将自己形塑为爱猫人士,例如民进党陈其迈2018年高雄市长选举败给韩国瑜后,便带着所养的猫猫“陈小米”开直播“卖萌”,成功塑造出“暖男”的形象。但也有弄巧成拙的案例,例如姚文智2018年代表民进党出征台北市长,却因在记者会上抱猫姿势错误,而惨遭全台“猫奴”网友出征挞伐。
就跟“爱台湾”或“反核”的政治作用一样,蔡英文引领“猫派”崛起后的台湾政界,猫猫更成为政治立场上敌我分明的象征物。民进党可说是抢占了猫猫的话语制高点,不懂行销又不理解年轻人心态的国民党,自然在这一场“猫狗大战”中几乎被边缘化。
不过,“猫猫拜物教”的形成,对台湾民主是好是坏,结论恐怕还不能轻易论断。毕竟“认猫不认政见”,不只让台湾民主部落主义化,更让民主的内涵空虚无物。2024台湾大选便是民进党操作“猫猫拜物教”的极致颠峰,当“赖萧配”确定后,赖阵营即利用萧美琴自称的“台湾战猫”,制作“挺美德·Q版猫狗胸章”,引起支持者抢购,萧美琴还开设互联网社群节目《Bi-khim 战猫喵喵喵》,大谈她的“爱猫经”。
其中操作最为成功的一幕,乃萧美琴请辞美代表一职,短暂返美交接工作,11月30日清晨抵台后,一下机就奔赴关心爱猫状况,频频向爱猫道歉安抚情绪。相关影像和照片在互联网舆论场大为流传,有些蓝白支持者甚至正是因为这一场景受到打动,决定改为支持“赖萧配”。
赖清德顺势跟进,在不同的竞选场合,都喊出“猫派、狗派”大团结,又说“无论狗派、猫派都是台湾派”,无疑是利用宠物重新定义台湾的政治光谱,将民进党打造为“毛小孩”的最大阵地。与过去操作“爱台湾”的策略如出一辙,意味民进党爱台、爱猫、爱狗,潜台词就是敌对阵营不爱台、不爱猫、不爱狗。
其实这种宠物行销,在选举动员上无可厚非,但在任何事物都会玩弄到走火入魔的台湾政界,却可说是变成了一种“政治PUA”,也就是悄然无声的引导式心理操控策略,既是流量密码,也是情绪勒索,更是精神控制,达到政治上的动员和收编,仿佛养猫、爱猫者,不支持民进党都不行。
说来悲哀,动物保护观念在台湾推行多年,到现在更讲究“动物权”,凡是都得问过“动物的感受”才行。结果宣称进步价值的民进党,利用动物作为“政治PUA”的工具,固然有效收拢年轻选票,但请问民进党:你们有问过猫猫的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