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再出发|中共三中全会迟迟未开 或涉重大改革举措和人事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45年前的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共在北京召开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开启深刻改变中国国运的改革开放。过去45年以来,中共每届三中全会几乎都会涉及改革发展或重大问题(比如经济体制、农业农村工作),是海内外关注中国政治风向的一个重要窗口。自去年10月二十大召开迄今,中共已经相继召开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依据惯例,三中全会有可能今年12月在北京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每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通常都在每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次年9月到12月召开,偶尔会有特例,比如十九届三中全会因为涉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2018年2月26日至28日举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并未像5年前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那样提前召开,那么,依照惯例,在今年9月到12月召开的可能性较大。例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便是在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现在已经是11月底,考虑到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召开三中全会到三中全会召开有一个时间过程,如果二十届三中全会仍计划今年召开,12月可能性较大。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如果在12月召开,其中一个议题有可能是人事。自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已有四位中央委员被免职,分别是被免去国务委员和外交部长的秦刚、被免去国务委员和国防部长的李尚福、被免去火箭军司令员的李玉超、被免去火箭军政治委员的徐忠波。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或撤销他们四人的中委职务。

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崛起之路。图为上海浦东。(视觉中国)

不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惯例来看,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最可能的主题是关于改革发展或重大问题,比如有可能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有关。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年,改革开放让中国成功从落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崛起为开放、多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10年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表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让中国人过上了便利、现代、充裕的生活,所有人都从中收益。时至今日,尽管不同人对于怎么改革和开放的理解不同,但改革开放仍是当今中国最大共识。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过去10年进行了诸多改革。比如,以放管服改革为例,过去10年,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政府部门的便民服务效率大幅提升。根据世界银行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91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让不少人改行送外卖。这说明中国经济亟需通过新一轮改革开放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Reuters)

然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在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少遗憾。11月6日,《财新周刊》在社论《改革亟须新突破》写道:“十年来,人们对市场的认知不断深化,但是,知易行难,有形之手干扰市场配置的行为依然普遍存在……最值得警惕的是改革停留于口头与纸面。有些官员口称的‘改革’,其实与决定精神背道而驰。曾几何时,收缩性政策频出。尤其是三年疫情中,微观干预过多,一刀切、层层加码现象严重,市场主体苦不堪言。正面改革是改革,纠正错误同样是改革。市场主体迫切盼望一些部门与地方政府能够尽快拨乱反正。”

近年来,因为内外复杂形势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正面临多年少有的困境,不少企业倒闭,许多民众收入下降,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层面信心不足。网上一些人的极端言论和部分地区的负面个案,经常让许多人对国家未来走向疑虑不安。明明民营经济已经为中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在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仍然缺乏信心和安全感,动辄容易风声鹤唳。这说明当下中国亟待通过更加行之有效的改革来构建市场化、法治化的大环境。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是中国应对当下困境、凝聚人心的关键。10年前,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说道:“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发展,面对当下的困境和社会层面的信心不足,公众期待中国能在10年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宣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