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机构改革・一|重塑四十年党政关系 中共走向前台成广义政府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3月16日,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公布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这是上个月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确定的改革方案,是继五年前那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又一次力度很大的改革,预示着党的事权进一步得以强化。

不久前全国人大会议所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只是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的一部分内容。正如早前“香港01”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美博弈形势下强化金融监管应对科技竞争》一文中的分析,“针对性比较强,尤其是金融领域和科技领域的改革,事关中国在与美国博弈过程中防范金融风险和提升科技竞争力”,这可视作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关于这一点,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亦有强调,改革“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

但从更宏观的维度来看,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具体来说,新组建的中央金融委员会将集中统一领导金融工作,具体工作由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列入党中央机构序列,不再保留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新组建的中央科技委员会将集中统一领导科技工作,不再保留原属于国务院系统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新组建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负责统筹人民信访工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整合原先属于国务院民政部和国资委的部分职权。在国务院港澳办基础上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作为党中央办事机构,强化中国共产党对于港澳事务的领导。

在本次改革中,金融领域是重点,中国银保监会将被撤销,重新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本次改革的逻辑与五年前一脉相承。五年前那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则是通过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强化对国务院司法部、审计署、教育部工作的领导,并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讯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职权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中宣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电影工作,统战部领导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管理宗教、侨务工作。

经过两次力度很大的改革,重塑了过去四十年以来的党政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架构,中国共产党的事权得以大幅强化。过去40年,尽管“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一以贯之的基本逻辑,但“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大的政治问题方面,负责宏观战略、宏观政策、军队、人事、宣传、政法、统战等工作,与具体的政策和事务保有一定距离。但经过五年下来两次改革,“党的领导”又体现在强化对于外交、安全、司法、新闻出版电影和港澳、金融、科技、社会等领域的事权。习近平说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以更加突出的形式呈现出来。

2021年6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之前,扮演救援人员角色的表演者聚集在共产党旗帜周围。(美联社)

2017年时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公开说过:“中国历史传统中,‘政府’历来是广义的,承担着无限责任。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以及法院和检察院,在广大群众眼里都是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对此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这句话可以概括五年以来的两次机构改革。

一言以蔽之,改革之后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走向前台,成为广义政府,国务院则更加明显地向执行机构、经济民生机构转变,党政融合、党政一体化的特点更为突出。而这一切从五年前修宪将“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正文便已埋下伏笔,既重塑了过去40年的党政关系,又是在尝试挑战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定义的政党政治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