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中,我们能获得什么?
近来全球最热的话题新星,非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莫属。瑞银集团报告显示,ChatGPT目前月活用户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ChatGPT最为人惊叹的,是它快速高效的内容创作能力。无论是写诗歌、编代码、写剧本、写论文,还是市场分析、投资数据、日常聊天,与人类高度接近的语言互动模式,令它拥有惊人的生产力潜质。
陪伴在人身旁的“良师益友”
据ChatGPT官方介绍,它是一款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的聊天机器人程序,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清华大学交叉讯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于洋表示,可将ChatGPT视作一种应用。与以往类人工智能应用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它由全球网络的海量资料训练而成,既可沟通对话也能生成结果,集合了摘要提取、内容生成等多种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革命性创新。
从技术角度看,ChatGPT最大创新是对用户的意图理解,它既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对话,也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交流,它甚至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人们预设提问的错误,并拒绝不当请求。
从通俗层面讲,ChatGPT更像是一个网络版的百科全书,亦像是陪伴在人身旁的“良师益友”。
在传统搜索引擎查询,需要人们熟知关键词。比如当一个人想去剑桥大学留学,他需要打开网页,点开一条条链接搜寻所需讯息。而在ChatGPT里,人们只需提问,“我要去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它的要求是什么?推荐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怎么申请宿舍?学费是多少?”当人们像与朋友聊天一样提完问题,ChatGPT“思考”之后将呈现一篇完整介绍,所有细节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在被质疑答案是否准确时,ChatGPT会说,“我使用在训练中学到的规则和模式生成答案。通过使用大量文本数据和预先定义目标完成,以使回答尽可能符合人类语言习惯和语法。随着我接收到更多询问,我将继续学习并逐渐改进我的回答。”
不少人说ChatGPT解放了生产力,因为人们不需再耗费更多成本在烦琐的沟通搜索中,而是直接收获结果,并且该结果比普通人所呈现的客观、专业、准确得多。
打破可供到可用的阶段壁垒
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看来,ChatGPT是由一群对技术充满信仰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在40亿美元的高投入下,厚积薄发结出的硕果。作为一种人类价值替代品,ChatGPT将沿着五个阶段的路径影响社会。
第一个阶段叫可供,即诞生产品;第二个阶段叫可用,是ChatGPT所处的阶段,此前人工智能应用也有很多,但大家热情不高,ChatGPT爆火的原因,是它把人工智能对话质量提升一大截并达到实用程度;第三个阶段叫可信,人们愿意使用1次和100次是不同的,持续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它可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被人信任;第四个阶段是可替换,代表人们不再热衷搜索引擎或找人问询,而是依赖在ChatGPT中寻找答案;而当第五个阶段可塑造来临时,社会形态就将改变,人们每天耗费在与ChatGPT的对话过程中,它给予人们何种讯息,人们就接受什么,这将导致人们被讯息茧房约束。
沈阳认为,ChatGPT刚刚打破可供到可用的阶段壁垒,离可信可替换可塑造还有一段距离。如今,打开微软Bing搜索引擎的新界面会发现,其中一种模式已能让人直接与AI(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话。在沈阳看来,这是ChatGPT正从可用向可信阶段进步的探索。未来通过不断给ChatGPT“喂料”,这种思维持续进化将成为人工智能进化的主流。
应对就业危机的一把钥匙
目前,ChatGPT的使用场景迅速向人们的生活渗透。人们通过向它提问,并不断追问答案,已能用它写诗歌、聊天、查询投资趋势,更有人用它编代码、写新闻、写论文。不少网友因此担心未来一部分工作将被ChatGPT取代。
ChatGPT之父Sam Altman曾坦言,“我认为所有的重复性工作都将被取代,只要是不需要两个人之间进行深度情感交流的工作,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被人工智能做得更好、更快、更低成本。”
沈阳觉得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随着ChatGPT能力的提升,更高学历的脑力思考显得岌岌可危。当ChatGPT提升25%的效率,理论上4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被裁。他认为,“离互联网越近的行业,将最先被ChatGPT波及。”而以教育、编程、客服等领域的从业者为代表,使用越活跃的人群越会被直接影响。
当就业危机可能出现时,人们应考虑利用ChatGPT这把钥匙,打开“大门”快速学习。于洋认为,最关键的点在于大学可与ChatGPT合作打破讯息和知识壁垒,将研究成果释放至社会,让全球人才更平等地获取知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备力量,以平衡ChatGPT对社会造成的就业冲击。
沈阳认为,ChatGPT拥有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ChatGPT接受的是全球已知公共数据的训练,还不能突破性地给出未知答案。一方面它无法区分提问内容是人类撰写还是人工智能生成,任由发布错误答案或会引起误导。另一方面,这些数据不少未经原作者同意即被收集,或将面临版权和责任归属问题。
香港如何搭乘人工智能快车
ChatGPT的出现让人类见识到人工智能的进步速度,不仅使全球科技企业迅速跟进研发,也让不少国家和地区产生紧迫感,比如以百度为代表的内地互联网科技企业已宣布三月推出类ChatGPT产品——“文心一言”。
始终将创科作为强项和发展重点的香港,有理由发力作为,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拥有港大、中大、科大的香港特区,如何吃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这波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值得深思。
沈阳建议,首先,香港需摒弃固有的传统避险机制,转变为风险容忍机制,为人工智能发展留足空间;其次,创科行业需吸纳包括内地技术精英在内的全球人力资源,面向全球提供激励计划,比如为世界知名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来港提供便利,赋予更优惠的政策,为其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等;最后,应尽快对香港本地取得一定业绩的公司,出台更好的辅导上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