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进入新常态 接下来中国应该怎么办
新一波疫情正在北京、广州、重庆等内地几个大城市扩散,很多人希望这波疫情尽快过去,但是各方面也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它可能不会再像原来那样彻底离开了。
它可能从此就在一定范围持续存在,既不会像其当初在西方那样猛烈爆发,也不会像在中国之前那样彻底消失,数量上以后会比原来明显增多,但又不至于陷入失控状态。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这可能会成为一种不同于原来的常态,或者可以称之为新常态。
这种新常态出现,并不是因为中国人躺平了,从此不防控了,而是要因应变异病毒高传播性、低毒性的特点,从社会综合需要出发,建立一个新平衡。
在这个新平衡下,中国不再追求机械清零,而是更着眼于“动态”,通过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释放人力、财力、物力和社会活力空间,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生命健康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持社会活力,保持社会流动性,将社会总防疫成本维持在一个可持续的水平。
以前,一有确诊病例就采取大规模长期封城的方式,对确诊病例,密接,次密接等进行集中隔离,对相关社区进行全员管控。有些地方还一刀切,层层加码,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后果,不少地方民怨沸腾。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切断病毒传播,但是代价高昂,短期内可以,长期的话,无论在人力还是财力上,都不可持续。
通过看这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财政收入状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数额、社融数据、就业和家庭财富缩水状况,以及对身边日常生活场景的萧条变化感知,就知道这个情况有多严重。再这样下去,不光病毒清零,可能所有人的家底都得被“清零”。
国家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长期偏执于某个单一目标不顾其它目标,需要同时追求多个目标并建立最佳平衡。对多数人来说,因为大规模长期封控静默导致的经济活力丧失与失业、贫困、房贷断供等深层次问题,比病毒本身更可怕、更令人难以承受,这都是国家在防疫决策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具体实践上总是难尽如人意。
二十条优化措施就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出台的多目标平衡措施,它兼顾了防疫与经济发展、社会活力、对外开放与人民日常生活等多个目标,是在大数据与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更科学、合理的防控办法。
它应该可以让中国有效拉压平感染曲线,防止疫情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将感染与重症病例控制在医疗资源可承受范围之内,在各方面实现最佳平衡。
当然了,因为疫情以后可能会持续存在,人们也应该做些必要准备,平时要注意照顾好自己,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起责任。特别是家里面有老人和婴幼儿童的,应该多准备一些常用应急药物。这些也是其它国家或地区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此期间,有关部门包括各主流主流媒体,也应该承担起责任,多向社会做政策解释,做好变异病毒的科普工作。
之前,为巩固防疫和其它现实需要,各方面对病毒的宣传多侧重于在其影响如何严重的层面向社会大众渲染,使得很多人对变异病毒缺乏了解,误认为与病毒共存的国家都还像当年印度一样死伤枕籍,美日欧等国家还生活在疫情的水深火热之中,民众感染后非死即伤。
这种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恐吓性的做法非常值得商榷!它可以有效于一时,但是会消解政府与官媒公信力,在讯息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其产生的伤害往往比期望的收益更大。
所以,既然现在新政策已经出台,就应该尽快把各方面确切情况完整介绍给大家,帮助大家在认识上转过弯来。大数据与讯息透明是消除病毒恐惧的最有效工具。
二十条提到要“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这条要求很有必要,事实上这项工作现在才开始做已经有些晚了,这期间有不少东西还是非常值得认真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