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口罩、教训特鲁多 习近平二十大后首次外访释放的信号

撰文: 泉野
出版:更新:

二十大结束后,中国展开一系列对外交往活动。继三场主场外交之后,习近平14日离京抵达印尼旅游胜地峇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会前与美国总统拜登首次面对面会晤,峰会期间亦密集会见了各国领导人,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韩国总统尹锡悦。G20结束后,习近平抵达泰国曼谷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目前已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晤。

以上所有活动,包括习近平出席G20峰会期间晚宴等,新闻联播以及中国主流媒体都进行了密集报道,且整个过程中,习近平均未戴口罩。这明显不同于其9月份出访乌兹别克斯坦,彼时习近平全程佩戴口罩,且避免握手和出席大型晚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2022年11月17日乘专机抵达泰国曼谷机场。(AP)

在习近平出访前夕,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被简称为“20条措施”,是中国自疫情爆发以来最为引人关注的防疫政策调整,也是政治局常委会做出的决定。当“20条措施”与“习近平外访不戴口罩”几乎同时发生,人们有足够理由相信,中国维持了近三年的严格疫情防控政策真的要变了。

基于此,外界也开始对于中国经济寄予厚望。据彭博社报道,高盛集团经济学家17日发表报告预计中国经济明年将加速增长,全年呈现先抑后扬态势。根据该报告所做的数据推测,假设中国明年4月开始重新开放,那么6月至9月期间,折合成年率的环比增速预计将从第二季度的2%上升至10%。这将有助于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达到4.5%,高于今年预期的3%。重新开放的“顺”风预计会持续到2024年上半年,预测2024年GDP增速将升至5.3%。

放宽防疫政策的信号之外,习近平二十大后的首次外访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中国不仅不会如外界担忧的那样与世界脱钩,反倒会加速融入世界,并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且如习近平与拜登会晤时所言,“中国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保持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二十大报告中也言明了若干“坚持”与“反对”,所以不管是与拜登的会晤,还是习近平对于台海危机、俄乌战争的表态,以及与韩国、日本等国领导人的会晤,都是20大报告所确立的中国对外政策的具体展开,因为习近平很清楚,“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中美关系如此,台海问题、俄乌战争亦如此。

2022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在印尼峇里岛,出席G20峰会其中一场会议。(AP)

意外的插曲发生在主会场之外。16日,习近平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一段非正式场合的对话,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影片中,习近平虽然面带笑容,但话语却锋利无比,针对特鲁多将两人私下讨论内容泄露给媒体,习近平直言“不合适啊”,并一边摇头一边说,“而且我们也不是那样进行(对话)的,对吗?如果有诚心,咱们就用互相尊重的态度来进行谈话,否则这个结果就不好说了。”

被“教训”的特鲁多回应道,“在加拿大,我们相信自由、公开和坦诚的对话,这也是我们将继续进行的。我们将继续寻求建设性的合作,但也会有我们意见不同的地方。”影片显示,特鲁多说话的时候,习近平目光游移,最后重复了两次“创造条件”并与特鲁多握手后,面带笑容转身离开。

对于这一意外插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从未干预过他国内政,并称中加关系近年来面对困难,责任不在中方。此外,毛宁还呼应了习近平重复了两次的“创造条件”——“中方愿在平等的基础上坦诚交流,希望加拿大采取行动,为改善中加关系创造条件。”

各方舆论在围观这一意外插曲时,不免疑惑:习近平对于他教训特鲁多的影片被公之于众是否有预期?毕竟此一插曲的起因,也是因为习近平认为特鲁多不该将两人私下会谈内容泄露给媒体。可以推断,当两人私下会谈内容都可以泄露出去,更何况两人在公开场合的交锋,习近平对于这一意外插曲成为公共事件有充分预期,之所以仍直言不讳,在于该插曲不仅对中国对外展示己方的立场、原则与底线,有很大推动作用,而且也是习近平在国际场合塑造大国领导人形象的加分项。从事后的效果来看,也的确如此。

时下,牵一发动全身的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周期会持续多久还是未知数,中国经济会否如外界预期的那般在放松管控后实现加速增长也存有很大不确定性,不过对国际社会而言,透过习近平二十大后首次外访所展示的姿态,将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面对崛起的中国,必须学会与习近平这样的政治强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