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十大报告 |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回答的问题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是对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一份全方位规划指南,既有指导思想,又有行动纲领、还有具体路线。根据规划,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中国模式的具象描述。在2021年7月1日中共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也提到,中共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此次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虽然这份报告没有明确说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会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从战略安排两步走,2035年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看,这样目标的达成,其意义绝对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规划如期完成这么简单。

中共二十大正式开幕,习近平发表讲话。(央视网截图)

中国的发展必将对世界产生重磅影响。中国共产党通过十四个五年规划,一步步带领中国带领实现现代化,这样的历程,这样的成就,足以产生震撼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不会是停留在中国共产党党代会报告中的经验总结和道路宣示。

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天然的参照对象——非中国式现代化。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美欧发达国家会如何看待中国道路的成功?还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会如何看待中国的道路成功?正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又会如何看待中国道路的成功?

中国式现代化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世界上不只有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可以成功,证明了西方式现代化不具有普世性,不采取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也有可能成功。历史没有终结,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开辟属于自己的历史。中国作为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成功,本身就是对于西方制度道路优越性的挑战。

早在2017年12月的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提到“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不输出中国模式,不求别国复制中国做法,这是中国的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不会平息争议和风波。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不引来围观、评判、乃至效仿。

将中美竞争往中西意识形态对抗方向引导,是美国团结盟友屡试不爽的手段。图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2022年2月2日在中国张家口举行之前,美国和中国国旗在云顶滑雪公园飘扬。(AP)

拜登政府直言不讳:21世纪是民主和专制的较量,中国是美国的全方位战略竞争对手。2019年3月,欧盟在对华战略文件《欧盟—中国:战略展望》中宣称,中国不但是欧盟“经济上的竞争对手”,还是欧盟“向外推行国家治理新模式的制度竞争对手(systemic rival)”。2021年3月,英国把中国作为“系统性竞争对手”(China as a systemic competitor)。2021年6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后,再次宣称中国是欧盟的“系统性的对手”。

即便中国无意对外输出中国模式,中国的空前成功不可能不引发效仿。尽管中国的初衷不是推广中国式现代化,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必然会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播。志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的中国共产党,不会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诀。单纯的意图、初心、动机宣示,已经无助于改变现实情况的复杂性。

中国应该很清楚,即便中国无意同西方进行制度竞争,中西方两种制度道路现代化方式的对比观照也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是简单的另外一种现代化的成功,这必然引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竞逐。西方不会坦然接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目前没有容下不同文明的雅量。中国呼吁文明共处互相借鉴,目前看是一厢情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防腐拒变、拒绝效仿西方的现代化,也必然是饱受来自西方的打压和挑战的现代化。这一点中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预期和准备。正如2004年5月1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自信地写道:“机遇总是垂青勇于竞争的人。”面对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应该经得起风雨检验,包括竞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