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33招欠辣 能否托住中国经济底?
“受超预期的不利因素影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这是官方对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务院确定6方面33项措施,从财政、金融、投资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进行大力度调节。紧接着,国务院召开逾10万人参加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
这33项措施,效果如何?2008年中央曾经4万亿投资计划抵挡当年次贷危机的冲击稳定经济,今朝比较,是否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又会否留有隐患?
工具能用尽用 无辣招
首先,此番国务院33招包含六个方面: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保障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就可以稳就业促进消费保民生,这是政策的基本逻辑。但坦白说,基本没有新的辣招。特别是扶持企业部分,工具用尽,但效果不佳。
最大工程是体现在财政政策方面。留底退税,就规模来看,目前来看还是最大的一项。诚然,留抵退税是一个好政策,但最大的受益者是大企业,尤其是那些周转较慢的装备制造业,而中小微企业的受益较少。此外,对企业的纾困,其实最关注的是社保费的减免。然而,社保政策此次看“软”了很多——缓交养老等三项社保费,只缓不免。当然,中国社保基金总体的运转,不能够支持大面积的大幅度免缴。
但其实这个部分体现出来的是,财政手段、财政工具,其实差不多用尽了,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财政压力都很大。此外,此次也有提到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这次明确新增一万亿以上。但像这种这种优惠政策,一般的企业很难得到。
在金融政策方面保持了政策的一贯做法。增加给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其实强制金融企业、强制银行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额度、比例,对于银行来说,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
在稳产业链供应链层面,这次提到了一句话,“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事实上,白名单制度在当前复工复产形势下是否落后了呢?是否更大幅度的放宽复工复产的要求,以复工复产为常态,而不应该是限定在白名单名单上面的复工复产呢?
事实上,新冠疫情以来,这两年的政策重点都放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上面的。对于大企业,政府的纾困手段容易到达。比如新增贷款、延期贷款、降利率、重点扶持项目等等,这些政策可以直达,一是大企业数量少,业务成本低,银行也都愿意做这种大型企业的生意。然而中小企业就不一样了。中小企业的纾困政策不容易直接到达,效率容易形成折损。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的政策,很难达到那些真正困难的企业,另一方面,真正困难的企业,它本身的信用度比较低,风险较高,要强迫金融机构去提供服务也是不合理的,这不是市场化的手段,也会造成其他风险。
疫情来到第三年,中小企业已经非常疲惫,在预期无法提振的情况下,工具能用则用,也无辣招可用,但确实效果不佳,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头疼医头 央地矛盾如何破
是什么影响政策效果?坦白说,为什么政策不新不辣?这些政策还是以头疼医头的方法来处理应急问题,没有找到问题根源,没有开出解决病根的药方。
最近一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要加快构建新的发展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句话,中央反复强调过很多次。但六个方面33项政策里面很难找到改革方法。
而这中间还有一个更大问题逐渐凸显。中央在六个方面33项措施,基本上就是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财政的、金融的政策框架下,而在地方,对问题的理解又是不同的。
房地产政策的差异性最为明显,以此为例。中央财政以及获得专项债补充的省级财政,对土地财政下滑的抗压性要强,能够与中央银行及监管层面的限制性政策进行配合。但是,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区市和县则积极拯救楼市,希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现在第一需求是增加财政收入,盘活房地产是最直接的。这就是“两种财政之下的两种政策”。此外,在消费刺激方面也能看到。有消费,税就会留在地方,比如汽车销售也会是地方积极推动的。
在稳经济、走出当前困境的大框架下,要看清楚政策的推动执行,这两层关系必须要厘清,一层是中央想要做什么,一层是地方想要做什么。
更要注意存在的隐患。从表面的大账上看,以专项债贴补土地财政下滑,似乎可以在表面持平。但其实,必须谨慎,随着房地产市场下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锐减,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下降,地方对专项债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会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的负债率。地方不能一边告别土地财政依赖症,另一边又新增了专项债依赖症。此外,土地财政依赖度大的地区县市政府,地方对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需求增加,这可能导致专项债下沉和扩大化。
专项债,原本是“专款专用”,投资者给收益相对可靠、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提供的融资。不过,今年4月,中央财政部允许地方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包括城市网管、高质量基建、农村农业领域项目。这说明地方财政开始泛专项债化。假如专项债扩大到置换存量债务、经常性支出,那么地方财政进入一般性债券化阶段。当省级政府公共信用的债务融资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只能依托于中央政府的公共信用来融资,即发行国债。
债务从来不是解决债务的办法,终归要回到发展问题上来。房地产市场下滑太大,对地方财政冲击太大,造成专项债发行规模大,而如此后面余量就更有限、效益递减。其实,专项债,主要还是靠土地出让金收入来偿还,最终还是要落到房地产上。而政府所有的债务,最终还是要靠真实的税收来偿还。这定然也是接下来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万亿投资 不能简单类比
此番33条政策当中,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再次成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中央政策倾向是有发生变化的。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当年5月底,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指出,“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的,当时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直接或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这样做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
2020和2021年,中国基建投资两年复合平均增长1.8%,较2019年低1.5个百分点。而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20和2021年中国政府部门杠杆率累计上升13.6个百分点,高于2009和2010年累计增加6.6个百分点。可见,过去两年抗疫工作中,中国政府花钱多于上次危机应对,但投向主要转为民生支出而非搞基建。
但今年以来,内地疫情多点散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遇到新的挑战。从高频数据看,3、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连续同比负增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也持续低于荣枯线,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逐月下滑跌至2020年3月以来新低;社零总额名义和实际同比,以及主要分项数据连续同比负增长且降幅逐月扩大,尤其是4月份,限额以上企业社零和餐饮收入降幅同比高于平均水平,显示疫情冲击也开始波及大中型商贸企业。在此背景下,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和超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新成为当前经济稳增长的主要政策取向。
重回投资和外需拉动意味着经济增长对制造业的依赖加大。但是,疫情暴发之前,中国就业结构已经转为服务业为主。在这种情形下,扩大投资拉动就业的效果或没有想象的那么强。事实上,今年以来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更不会有消费了。这是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降低、储蓄倾向上升,各种刺激消费政策效果不彰的重要原因。所以,不能活跃服务业生产经营及相关消费活动,即便扩大投资也将只是实现低水平的经济均衡。
当前,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重新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但会受到结构性因素的约束,所以亦不能简单类比次贷危机时4万亿投资应对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