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严峻发钱是关键 学者:时代一瞬间,可能是几代人的命运
本文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近期在某经济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来。此篇为文章全文,《香港01》获公众号“如是金融学院”授权转载:
当前,国内经济是严峻的,无论是官方、学界还是资本市场都认识到了。当然这个话说起来很容易,但背后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经常讲一句话,经济数据宏观上是大势所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微观上是社会百态、万家灯火、悲欢离合。
更深远去想,时代的一瞬间,对普通个体而言,可能就是几代人的命运。
形势紧迫,特别要重视年轻人的失业问题
说实话,从我个人从业的角度来看,确实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严峻危机的状况,我希望以后不要再见到了,希望这是一个底部,当然这是一个善良的愿望。
两个问题是关键:一是增长,二是就业。
关于经济增长。国内有机构测算中国2022年二季度GDP增长有可能跌破4%或3%。这是大概率,甚至可能更差。从国际机构对全年的预测看,OECD预测为4.95%,IMF预测为4.4%。显然,这没有充分考虑三月以来中国疫情情况。很多机构给出不同预测,今年大家对经济分析预测分歧比较大,有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国内的疫情防控政策,有些国外机构甚至给出更悲观的预测数据,实际上现在争论这个问题意义并不大。
从目前观察和感受到的情况看,在二季度中,原来我们希望在4月底结束目前疫情防控的状况,现在看要到5月底了,有些地区甚至要更久,这对经济的杀伤力还是比较大的。
没有增长就就没有一切,增长是基础。事实一再提醒我们,发展是解决中国诸多问题的关键。
关于就业问题。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3月上升0.3个百分点。有媒体机构给出的青年人失业率,十分惊人——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为18.2%,创下历史新高。其他一些媒体和机构也给出了数据,非常惨淡。年轻人现在的就业率太低了,失业率太高了。无论是媒体和机构提供的调查统计,还是我们自己切身的感受,问问各个学校的书记、校长、院长们,问问身边的这些学生,包括和往年的感受相比,大家都能体会到。
我想说,这届年轻人太难了!现在整体上对年轻人的各种环境确实非常不友好,这一届年轻人好难。我希望在考虑就业问题时,特别要考虑年轻人的就业,稳住年轻人的就业。这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对个体而言,这是生存与发展;对社会而言,这是稳定和公共政策;对国家而言,这是储备和希望。
我常想,回到20年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想,会不会绝望?会不会躺平?会不会怀疑一切、批判一切?
执行中央政治要求不能运动化,要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落实政治要求
除疫情影响之外,还有一些和这几年经济下行,与信心有关,与“预期转弱”有关。最近流行一个词叫“非意图性后果”。
我自己观察到的现像是2021年以来非意图性后果比较多,我们自己也在分析原因。我们发现出现了非意图性后果之后,有的进行了政策纠偏并且起作用了。比如2021年年底为了完成双碳目标很多地方拉闸限电,从上到下都做了政策纠偏,很快也得到了解决,这是不错的一个范例。但有的不是没有纠偏,是发现纠偏不动,也没有根本性的改观,这体现在很多行业里。
我们分析原因是,各部门在落实中央要求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一点,中央的政治要求不是现实的法律制度,要把政治要求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要用法律法规制度构建来落实政治要求,体现党的领导,不能运动式落实政治要求。
根据政治要求从建章立制的角度去进行共同富裕、互联网管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教育行业改革等等,依法合规去进行行业管理。从企业角度,还是法无禁止即可为;从党政机关角度,法无授权不可为。
企业、市场、资本、投资者,是不怕要求严,怕的是不明确、无法量化、边界模糊。从这个角度来看,落实中央各个领域的政治要求,主要靠各个部门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原来的法律法规体系去实现,而不是直接把政治要求直接通过行政命令或行政措施的方式去落地。如果在做政策执行钱能够跟相关的行业从业者、企业有比较好的沟通,做好预期管理是比较好的情况。
问题不是不清楚,办法不可谓不多,为何仍然是这种局面?值得深思。
我们现在的很多讨论,见小而不见大,揪著一个细枝末节长篇大论,主要矛盾没有人说、不敢说、不能说,这是可悲的。其实哪有那么复杂,无非就是两个大问题:法治化、市场化。再具体一点,就是:必须以法律保护产权。
必须尽快恢复金融和经济的流动性
流动性有多重含义,这里不细纠。表达也许不够严谨,但愿词达其意。
先看金融流动性,从2021年下半年政府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但从“宽货币”到“宽信用”迟迟传递不下去。从2021年央行第三季度例会开始就提出放松货币闸门,后面闸门松了,降准了,但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无论是信贷还是对实体企业的支持都传递不下去,当时考虑到有疫情,有部分城市自然灾害的原因。
2021年第四季度下大力度,下决心通过降准降息的方式松动货币“闸门”,不过直到现在实体经济的需求还是比较微弱的,从宽货币到宽信用始终走不通。这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史和金融史上极其少见。甚至可能比1998年通货紧缩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严峻和明显。金融流动性的停滞逆转可能是因为经济下行的影响,可能是因为疫情冲击,但实际上是信心问题。这时需要用超常规政策把金融流动性重新启动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负循环,逐渐的收缩。现在金融、地产、互联网,一级、二级,几乎都在收缩,如果你认为这还是正常现象、这还是政策想要的效果,那就没法讨论了。
再看经济流动性,这主要体现在交通物流通畅与否。有关部门已经开会进行了讨论,在疫情防控中部分地方出现交通物流的中断,政府部门进行了纠偏,有所改观,但效果并不明显。一个经济系统的“动脉和毛细血管”都出现梗阻,这就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了。
“印钱”、“烧钱”、“发钱”,“发钱”是关键
现在的建议很多,大家也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尽管侧重点不同。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著手解决。除了根据疫情情况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关键问题是要胆子大一些,要有超常规的举措,我称之为三个“钱”,印钱、烧钱、发钱。
首先,“印钱”是继续保持货币闸门相对宽松。要毫不犹豫的继续降准降息,消除既要又要的保守思想。两害相权取其轻。
其次“烧钱”是做一部分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新基建投资,这是必要举措。对基建投资和地方政府加杠杆,要避免“妖魔化”思维。
最后是“发钱”,这是关键问题。2020年很多学者都提过,大家分歧都比较大。我个人是坚持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要从过去的印票子,拉动基建投资,进而拉动整个经济的模式,转向印票子、给脆弱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直接发现金,拉动消费来实现经济管理或者经济引擎启动方式的转变。在这三个“钱”中,发钱是最重要的,可能是政府尽快扭转局面,解决两个流动性问题的核心抓手。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都是权宜之计。根本之计在于:休养生息、宽政待民、保护产权、不折腾。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就是:每一次高速增长和繁荣,都是来源于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而一直不变的背景和基础就是:法治化和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