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眼中的安倍晋三与泽连斯基

撰文: 林犀
出版:更新:

数日前蔡英文与已经卸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线上对话,而后台湾总统府发出新闻稿表示,日本和台湾双方就共同抗疫、台湾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乌克兰情势等议题交换意见。

比较令人注意的是蔡英文提到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及台海。

“当前乌克兰的情势持续严峻,国际社会也都高度关注。乌克兰人民挺身奋战,保卫国家跟捍卫民主自由的决心,让全世界都非常动容,也让台湾人民感同身受。台湾作为全球民主伙伴的一员,我们已经参与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已经启动了对乌克兰的人道救援行动,今后台湾将持续坚定和乌克兰站在一起,跟民主自由的价值站在一起。”

“这一次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为,基本上是动摇国际基本原则,也受到民主国家的谴责。这种以片面武力的方式改变现状、侵害民主国家主权的举措,绝对是不能容许在印太地区发生,深信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认知。也要借此感谢日本持续在各种国际场合,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这话主要是说给台湾内部听。台湾社会已将俄罗斯与中国大陆完全连结,透过强调“全球抗俄”,使民意有“全球现在在抗中”的自然连结,也更稳固“若台海有事,美国西方(加上日本)不会坐视不理”之说。

但在类似时间,乌克兰政府官员透露,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计划与习近平通话。中国外交部对此未否认、也未承认,表示“中方同有关各方就乌克兰局势保持着顺畅的沟通”。

台湾呈现出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一定出入。比如台湾跟随西方一面倒地“站乌克兰”,但民间更多地批判和关注“中国”。同理,当台湾主流氛围一直强调“全球都在对抗俄罗斯(或抗中)”之时,忽略了乌克兰与中国的协作;忽略了即便是比中国筹码少得多的俄罗斯,就算再被抵制,也仍有一定的谈判资本;更忽略了中国并未与俄罗斯绑定的现实;忽略了就算美国、欧盟再怎样谈“对手”和“竞争”,也从未中止或反对与中国的合作与互惠。

蔡英文3月22日与安倍晋三,针对台湾加入CPTPP、乌克兰情势与区域局势等议题,进行视频对谈。(台湾总统府)

台湾是否该援助乌克兰百姓?自然应该,捐款和捐物资,都是人之常情。但一味用“别人很坏”、“西方都在帮助我们”这种情绪和“民主自由价值”来处理充满地缘算计、军事实力和经济代价的国际议题,并非明智。台湾当然是世界的一分子,但“帮助乌克兰,世界看见台湾”的泡泡终归是泡泡。回到现实,乌克兰政府只能不断跟美国、俄罗斯、欧盟,与北京政府沟通。

这个现实,蔡英文政府自然是明白的。蔡英文眼中的安倍晋三与泽连斯基,其实不过是完善“抗中论述”的一个角色。

在2020年台湾也曾掀起一阵“印度风”,那时许多台湾和印度学者相继在媒体上表示“印度政府应与共享民主价值的台湾强化合作,不必过于在意北京”等等。但台湾与印度的贸易总额,在台湾整体贸易的比重中微乎其微,两地整体上没有多紧密的商业和政治合作。

印度风过去,“立陶宛风”又吹来,如今又是“乌克兰风”……民进党政府在当前国际情势中,可谓奉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看哪一国跟北京起龃龉,媒体、政府、政治人物顺势炒作“与台湾友好”。纵然,所有国家都会采取这种策略,但若没有在大国之间平衡的智慧,印度风和立陶宛风、乃至于“乌克兰风”,都是极短期的效应。它可使人民短期激昂,帮助政党获利,仅此而已。很讽刺的是,对台湾政坛而言,这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