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与立陶宛关系降至“代办级” 中国迅速反应为避免后患无穷?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中国外交部11月21日宣布,中方决定将与立陶宛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低至代办级水平。

在对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做法,中国政府进行迅速而严厉的回应,除因为立陶宛违背了两国建交公报定义的“一中”原则,也是要为其它国家画下一条红线,避免其它国家在美国授意或影响下产生“破窗效应”。

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1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无论台湾的民进党蔡英文政府还是立陶宛都将此视为“重大外交突破”。21日中国外交部声明指出,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中方对此表示强烈抗议。

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思(Matas Maldeikis)拟12月初率团访问台湾(中央社)

而这件事对中国来说更大的隐患还在于,随着中美对抗升级,美国通过加大对台湾的支持,不断挖掘台湾牵制中国的地缘价值,并在外交领域为台湾突破“一中”框架提供各种庇护或外交帮助,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像立陶宛这样的国家,不得服膺于自己身为美国“棋子”的命运,突破“一中”框架与台湾发展官方关系。

这是因为,中国和立陶宛的外交危机表面上看是中立双边冲突,是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突破“一中”底线所致,但是在本质上,在更深层次上,却是中美战略对抗升级的产物,美国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关系已经趋向恶化的欧盟,才是在背后驱动的最关键因素。

这次立陶宛批准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第二天(10月19日),立陶宛便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一项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随后,立陶宛又找到欧盟,索要更多实在支持,说明在这场外交变局背后隐藏的隐秘交易。

外界有评论提到,立陶宛的台湾冒险,是英美的“立陶宛战术”,立陶宛改变台湾当局驻该国代表处名称,实质上是英美对中国的一次试探,英美正是要以此测试中国的意志,评估中国的实力,至少迫使中国付出外交代价。面对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紧密互动,怎样在严厉打击立陶宛的同时,又避免欧盟涉入,显然考验着中国外交部门。

立陶宛转向背后的警示

立陶宛的转向对中国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警示。因为两岸政经与外交实力悬殊,在两岸之间进行外交争夺,台湾没有任何机会。但是,随着中美对抗升级,美国插手介入成为两岸外交争夺的变数,因为中美实力差距,在美国授意或影响下,难保有些类似立陶宛这样高度仰赖美国提供保护的国家不会突破‘一中’框架和台湾发展乃至建立官方外交关系。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10月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会见传媒。(AP)

立陶宛在美国授意与影响之下的外交转向,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信号。因此,对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做法,中国政府必须进行迅速而严厉的回应,除了因为立陶宛违背了两国建交公报定义的“一中”原则,危害到中国的最核心利益,也是要为其它国家画下一条红线,避免其它国家在美国授意或影响下产生“破窗效应”。

如果说中欧今年初的互相制裁有情绪化成分在里面,成为后来中欧关系恶化的一个刺激因素,欧盟随后即停止中欧投资协议并加大了对台湾的外交支持,那么这次立陶宛在最核心问题上挑战中国根本利益的行为,则是另一回事。中国必须迅速反应,在区别对待欧盟的前提下,对立陶宛可能也包括台湾与美国,进行严厉而精准的打击,才能有效遏制更多类似情况发生,否则将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