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限电︱减排降碳减出个大头佛? 慎防经济下行时百上加斤

撰文: 杭子牙
出版:更新:

内地限电停产情况持续升级,台商聚集的苏州、昆山也传出将从26日起限电至30日,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宣布停产,甚至有工厂直接让员工提前放起“十一”长假。外媒《彭博》更是以“超越恒大的经济冲击”来形容本次限电将造成的影响,认为全球供应链短缺的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有一种说法是﹐为达到年度减碳指标,中国南方一些经济大省对生产用电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导致不少企业减产,甚至出现“开一停六”的情况,另外在东北一些地方,出于同样完成减碳目标需要,对居民用电也采取了限制性措施。
不过﹐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27日(周一)表示,本轮错峰用电主要是因为高温天气下电量负荷双增长、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

无论如何﹐减碳工作该不该搞,该不该采取落地有效的措施,实现年度减排目标,完成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减碳承诺,这个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该,应该做,而且必须做。这是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

网上还有一些分析,说此举是为了限制产能,以减少出口企业内卷,提高出口产品价格。这个说法虽然是在用“先射箭后画靶”的方式为停电限产找补解释,解释不了东北一些地区何以对居民用电采取限制措施,但考虑到现在的出口实际和社会认知,也有其能自圆其说的道理。

内地限电扩散十多省 停产讯息在网上疯传(点击放大浏览)▼▼▼

+3

但与此同时,这项工作推进也应该考虑到经济社会的现状与承受能力,尤其是要考虑到市场主体与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不能采取运动式治理和一刀切方式。

近几年的经济情况大家都知道,因为国际疫情、贸易战以及内部社会治理等诸多内外因素叠加冲击,市场与经济运行已经承受了非常大的下行压力,实际就业状况、居民消费以及生产指数等若干衡量经济现状与前景的重要指标都很不理想,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升又进一步加大了市场主体压力,企业生存难、挣钱难是大家的普遍感受,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非生产性运动对经济运行的频繁冲击,并尽快提升刺激生产与消费,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且,现在又恰逢生产旺季,正是企业抓紧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盘活自身产品资金流、增加就业与一线产业工人收入的关键时期,在东北,温度下降对电力取暖的需求也在上升。在这个时候采取如此猛烈的强制压减措施,减碳目标实现了,但是市场主体、居民生活,乃至于整体经济运行都会产生得不偿失的巨大损失。

实现减排目标,完成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减碳承诺很重要,但千万不要忘了,设定实现这些目标,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是为了促进中国的经济与产业升级换代,增强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实现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