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危机恐会“一镬熟” 谁来救基层员工、小投资者和买楼人士?
恒大违约,不是“资不抵债”的问题,而是偿债能力出了问题。简单说,就是在国家严厉收紧房地产信贷并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过程中,恒大资金链出了问题,靠现有资金和募集来的资金,支付不了到期债务及利息,引起了市场恐慌。
这种恐慌反过来又彻底摧毁了其募资能力,引发了客户挤兑,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过,从整体上说,恒大虽然已经陷入“债务陷阱”,面临着巨大违约压力,但是恒大还有很多优质资产,它手里还握有大量土地储备。
那么,问题来了,谁将成为恒大的“接盘侠”呢?这里的“接盘侠”并非贬义。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果恒大崩盘,受到最大伤害的恰恰是被恒大危机“套牢”的恒大基层员工、投资者和购房者等利益受损者群体。
从目前来看,恒大已经很难成为自救成功的第二个万达。残酷的现实是,许家印已经找不到当年王健林慷慨多金,且愿意接盘的“朋友”。因为,现在的局势下,没有人愿意拿身家性命来赌。
那么,恒大和许老板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国资出手,一如之前的苏宁。之前苏宁与恒大一样陷入债务危机,最终,江苏国资牵头的资本联合体入局,苏宁困局得解。
这或许也是恒大危机最好的解决方式。正如前文所言,恒大的问题并非完全资不抵债,也并非完全没得救。更为重要的是,恒大危机背后所涉及的数以十万计的诸多普通民众和家庭,这之中既包括恒大的基层普通员工,比如一些被拖欠工资的员工等,也包括恒大金融的普通、内部投资者,以及众多还没有拿到房子的购房家庭,他们才是恒大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因此,即便政府出手帮助恒大纾困,并非是因为恒大“大到不能倒”,也并非是要救许家印,而是救产业,确保社会稳定有序,尤其是在中共二十大前。这是“救”的逻辑。安邦智库分析指出 ,恒大爆雷出现无序破产清偿,对于恒大而言是最坏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对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而言,会引起巨大的震动。
9月15日,中国官方首次回应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债务违约问题。当天,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出席记者会,解读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当时,他被问及恒大债务违约一事。
付凌晖回应,“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现在运营过程中面临了一些困难,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还需要观察。从整个房地产行业运行来看,未来随着国家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持续稳定价格预期,运行整体上保持平稳态势。”
这番话的意思包括:第一,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行符合官方预期,恒大只是出现困难的个案,并不影响全局;第二,官方仍在评估恒大困境对整体行业和社会影响,至少在目前,还不会出手施救。
对于恒大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很多人担心,恒大会不会成为中国版的雷曼兄弟。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这显然是对恒大的高估,也是对中国政府经济掌控力的严重低估。恒大不会成为雷曼兄弟,答案显而易见。即便恒大破产,恒大手中的土地储备,以及重资产,如果能顺利出手,是可以兑换成现金偿债,让恒大存续下去的。
恒大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总土地储备项目778个,土地储备原价值为人民币4,568亿元,再加上146个旧改项目,总货值近2万亿元。此外还有诸多已建成的商业地产和所持股份,比如位于香港的总部大楼,价值在百亿左右。
事实上,尽管截至2020年底,恒大总负债为1.95万亿,足够惊人。但这1.95万亿主要是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包括了5,717亿的有息负债,另外还有6,669亿的应付贸易账款。这6669亿的应付贸易账款,就包括了最近很多人常常提到的商票。
剩下的部分是恒大卖掉了房子,但是房子还没交楼,那么这部分收入是算在负债的。不过实际上这个负债并不是有息负债,另外包括应付贸易账款这些也几乎都是无息负债的。因此,恒大真正有息负债是5千多亿。这个数据比去年已经降低了3,000亿。
在2021年3月底的业绩发布会上,恒大管理层曾给出一个降负债时间表和三条红线降档时间表:2021年6月30日有息负债降到5,900亿以下;2022年6月30日降到4,500亿以下;2023年6月30日降到3,500亿元以下。恒大降负债主线任务进展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