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中美奖牌之争结果揭晓 “金牌意识”改变了吗?
东京奥运即将在8月8日闭幕,奖牌榜的结果也将揭晓,中国夺得38金32银18铜居第二,次于美国的39金41银33铜。但在激烈竞争之外,今年东京奥运有一幕得到许多关注:跳高项目中,义大利和卡达的选手决定不再继续比赛,两人一起拿金牌,成为奥运百年来第一次的金牌“共享”,两人拥抱的画面也在全球社群媒体广为流传,蔚为佳话。此外美国体操选手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为了心理健康,放弃角逐奖牌,亦引发讨论。
比起过去“夺金牌”、“做得更强更好”“争做第一”这种“金牌意识”在这次奥运似乎淡化,反而更符合国际奥运会《奥林匹克宪章》中提到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而即使国际媒体对于中国代表队选手的“夺牌机器”、“奖牌工厂”批评仍在,但观察对刘翔的平反或是官媒号召、网友在落败选手被“网暴”时声援运动选手,都反映出内地“金牌意识”似乎也发生变化。
运动员遭批 官媒发声网友声援
今年东京奥运,中国有射击女神之称的王璐瑶爆冷出局,因为发了一张睡衣自拍提到,“三年后再见”结果被部分内地网友抨击:“输了还敢自拍”她也因恶评而删文。其后不只有网友声援,官媒如《人民日报》发布王璐瑶影片,并强调:“输赢乃兵家常事。”《环球时报》则表示,公众应谅解她,对她的失利抱以同情,并指出“放大她的言论进行攻击”,是一种“对失利者”很恶劣的态度。(点击全文)
除了官方表态外,在田径赛场苏炳添、王春雨写下新纪录,即使并未夺牌同样收获好评,而他们在比赛结束后都提到刘翔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也让刘翔再次跃进观众视野登上热搜。
有许多网友对曾夺下奥运金牌、打破世界纪录的刘翔因在北京奥运、伦敦奥运退赛,而被批评为“戏精”和“懦夫”一事反思和道歉。事实上去年已经有相关的访问和讨论,刘翔也表示对网友谅解。此外,“考研名师”刘晓艳在课堂上批评刘翔,“几十亿的中国人在看著你”“如果是我爬都要爬到终点”、“没有中国人的精神”也被网民批评。
网友似乎对于运动员的处境能给予更多理解。此外,平台亦在其中扮演角色,以微博为例针对批评或恶意侮辱运动员的帐号进行处置也有其效力,使场上的运动员不必背负过多的压力,但也有评论认为封禁帐号太过夸张。
光芒从国家过渡到选手
日前,《纽约时报》一篇名为“不惜一切代价:奥运金牌背后的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引发许多讨论,该篇文章提到,“中国为培养运动员设定的目标只有一个:为国家的荣耀赢得金牌。”并指中国针对特定项目培育选手以夺牌,忽略选手权利和感受。(点击全文)
该篇文章引发争议。除因各国政府事实上都有资助培育“运动员”,只是程度不一外,今年中国队在赛艇、田径等并非过去夺牌项目亦获得好成绩。内地网友也认为,比起“为国争光”,也有更多网友开始关照个人生命故事以及运动员的权利。
例如讲述射击拿下金牌的杨倩曾经在比赛前的训练睡著、14岁跳水夺金的全红蝉以为学跳水不用读书、想拿奖金为母亲治病、喜欢辣条等都引发许多讨论,更多地将光环和注目给选手。此外,今年中国队金牌数三分之一由00后获得,许多媒体、网民也是以“国家以有这些选手为荣”的角度切入,落败选手“对不起”国家的此类言论减少,而是更多的“国家以选手为荣”的论述。
“不需要再一面金牌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有内地网民认为,对金牌意识的淡化也是源于中国崛起后“各方面的自信”。
难以禁止的激进言论
但是伴随著崛起的自信,极端言论的无法禁止以及频繁地“出征”,也确实让内地极端的民族主义跃升国际版面。此外,在特定项目上和对特定选手“不能输”的执著仍旧存在,以乒乓球和羽毛球为例,许多内地网友在IG出征日本桌球混双选手、而对于羽毛球男双败给中华台北队许多网友也表示不谅解。(点击全文)
无法否认地是,内地网友庞大的数量使其即使只有1%的人出征依然有可观的效果。而在民族自信上升的同时,即使对国内运动员开始有更多体谅和理解的声音,但对于对手选手的指责、赛事公正与否的批评也会招致“输不起”的刻板印象和批评。在网络时代偏激言论容易被看见,即使“金牌意识”有所改变,标签仍难以短时间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