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历史教科书三次改写“文革” 中共如何看待“毛左”?

撰文: 余一竹
出版:更新:

近些年,随着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上台执政,很多人开始评价中国急剧左转,很多人批评习近平是个“毛左”(毛泽东左派简称)。他们提出的一个重要佐证据说是中共不断美化“文化大革命”,在教课书中、在新版《党史》中,为毛泽东粉饰、为文化大革命洗白。但事实是如此吗?

历史课本三次改写“文革”

2020年9月初中国高一历史新课本对文革的定性再一次发生改变,而这既是中共自1981年以来,第四次改动历史课本对文革的评价,也是内地近三年来的第三次改写。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文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的官方定性是:“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动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当时的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应为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负主要责任”。同时中共官方认为毛泽东“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功过七三开。

中共这一定性基本上彻底否定了文革,是对极左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进而开启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改革开放新历程,并在短短4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尽管时不时会出现左的社会思潮,甚至不乏一些试图美化文革的言论和思潮,但中共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仍是以改革开放为主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化文革的言论难以掀起多大风浪。

近几年如此频繁的改写文革,起始于2017年开始,教育部逐步推行中小学部编教材。在此之前,内地初中、高中历史课本中对文革描述与1981年中共历史决议保持一致。2018年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学历史课本正式开始使用,该版课本将此前课本中的“文化大革命”一章进行了撤销,将其合并作为一个专题列入《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这一章之内,并删除了旧版教科书中“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中的“错误”二字和“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的表述。

+7

除此之外,2018年版课文指文革“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但“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带有辩护意味地称,“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这种对文革具有明显的同情、美化的立场,受到社会大量批评。更多人担心这是国家政治严重向左转,替文革洗白的迹象。当时,许多人担忧,中国会就此倒退,滑向毛左的老路。

2019年版课文开始发生变化,重新将2018年版中的“探索”、“弯路”、“挫折”、“复杂原因”等表述全部删去,改成了“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但这对文革的批评与1981年的历史决议相比仍显保守。

至于2020年版的新课文,不但在课文重点提示“学习聚焦”上注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对文革的表述也恢复为“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次终于彻底恢复了1981年以来中共对文革的官方定性。

为什么改?历史虚无主义

始自2018年的教科书改写文革,显然不仅仅是主管部门或个别官员的认识问题,而更像是中国社会及政治领域的思潮涌动的外显。这种同情文革、为文革开脱的言论被写到高一学生的历史教科书里,说明这种错误思潮有一定的政治条件和社会基础。

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作为中共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多次提醒党内要警惕社会上对中共历史进行否定性解读的历史虚无主义危险性,特别重视对中共历史完整性的解释,希望能够整合中共在毛泽东时期和邓小平时期两段历史的一致性,弥合中共党内和中国社会的左右对立。

为此,2013年他提出了“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互不否定”的说法,他提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的“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互不否定”的说法,既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否定了文革、反右运动等毛左路线的错误,但同时也希望肯定毛泽东时期中共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而不是因否定文革、反右运动等错误也连同成就一起否定了。

这种考虑的直接证据除了历史课本,还体现在2021年中共出版的新版《中国共产党简史》(简称《党史》)中,在新版《党史》中“文化大革命”不再单独成章,而是划入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中,压缩了篇幅,并增加了文革期间中国的经济、国防科技、外交等成就。尽管《党史》对文革的最新表述被一些媒体指为“有意淡化毛泽东的错误”。然而,对文化大革命的最终定性仍未更改1981年中共所做出的历史决议。

“毛左”回归?

当然,由于在习近平上台之前,中国社会也好,海外华人舆论也好,基本上是沿着对文革、对极左路线、对毛泽东的批评为主导方向,期望的是越来越“右”的路线,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民主化自由化,很少有听到对毛泽东时期的肯定,所以,当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开始对毛泽东时期的成就进行一点肯定的时候,整个社会感觉一下子“左转”了。而一些党内官僚或者学者错误揣摩上意,政治投机,宁左勿右,借由着中共回复社会主义初心,重新整合左右共识之际,大肆扩张“左”的声音,以至于造成不同领域的"毛左"的思想趁势回潮。

作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不止一次强调说,中共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彻底否定了毛左路线,当然,也否定了西方多党制的宪政民主路线。

这几年历史教课书修订文革表述的曲折经历,也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中共的目的不在于恢复文革的“毛左”路线,而是意在一分为二地看待毛泽东时期的历史,区分开“毛左路线的错误”与“毛泽东时期的成就”,为中共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搭建一个连续统一的桥梁,将中共百年历史统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这个前后一致的序列中,夯实执政合法性的基石,这才是中共真正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