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歧途|1957-1977: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撰文: 叶琪 吴迪
出版:更新:

“反右”一词在中共的历史中绝不陌生,毛泽东在1957年的发动并主导的反右运动,是令当年成为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转折点,并为此后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埋下伏笔,可说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1957年至1977年是中共百年历史中最“歧途”的时期,是意识形态专政的巅峰阶段,乃至往后绝大多数国民对此段时期的评价亦甚为负面。中共亦在痛定思痛中巩固了其辩证思维的传统,既坚持反右运动是“完全正确和必要”,但同时亦承认“被严重地扩大化”,对于影响极其深远的文化大革命,中共则直斥是“完全错误”、“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长期摒斥“为文革平反”的极左呼吁。

反右运动:对“大鸣大放”的矫枉过正

细数当年的情况,毛泽东先是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其后又召集民主党派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再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终,《人民日报》在1957年5月1日头版刊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号召要藉鼓励批评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宗名义要“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

“大鸣大放”演变成反右运动。(新浪历史)

根据在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对于1957年反右运动的源起,就定性是“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与此同时,“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份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2014年,由中国社科院夏春涛编著,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多党媒刊布的《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作风建设问题》中,亦保持这种辩证思维,明确指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亦承认反右运动中途走上了歪路,反右变成了左倾,令之成为个人及家庭的不幸,也是中共和中国的不幸,是时代的悲剧。

反右运动令当年成为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转折点。(维基公有领域)

但对于当时亲身经历的中国民主党派、学术界以及知识分士等各界人士而言,反右运动是他们在这段“歧途”时期的第一个劫难。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会按照罪行轻重得到六种处理方式,由重到轻依次是劳动教养、监督劳动、留用察看、撤职、降职降级、免于行政处分。其中接受劳动教养、监督劳动的右派分子,须到边疆、农村、监狱等地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由于远超出负荷,加上随接出现的全国性饥荒,他们大多都客死异乡。即便能够留在城市,也要被迫从事厌恶性工作,又或者在受尽歧视下继续原来的工作,不少人最终选择自杀。

章伯钧被批斗。(内藤证券投资调查部)

章伯钧是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及“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并且曾经身居要职,担任交通部长、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社长。章伯钧是约55万名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之一,甚至是被认定是“头号大右派”。章伯钧凭借其身份地位,所受到的冲击较低,但他的情况,某程度上已可反映出当年知识分子的心态。章伯钧女儿章诒和在受访时,谈到父亲的心路历程,“划右以后,他从一个忙碌的政治家变为孤独的思想者。从此,灵魂在自己躯壳里无法安放。以至那副躯壳对于灵魂似乎都是‘异已’的。”

大跃进:一错后的再错

反右运动结束后,中共在1958年至1960年发动社会生产运动“大跃进”。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中正式提出“大跃进”口号,翌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就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为大跃进正式制定任务和目标。

大跃进导致大量资源被浪费。(新浪军事)

从结果来看,大跃进紧接反右运动而起,同时因为反右运动使大量知识分子被肃清,令大跃进的各项政策转变,失去来自中共党内或者专家的反对声音。大跃进对中国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1959年到1961先被官方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后又被调整为“三年困难时期”,也算中共承认那三年的“人祸”大于“天灾”。

研究指期间所发生的大饥荒,共造成1500万至5500万人的非正常死亡,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村的农民。更有甚者,各地甚至还不乏食人肉的记录。中国历史上每逢战乱便常常上演“折骨为炊、易子相食”的局面,可是当这发生在20世纪的新中国,却实令人骇然,更何况是发生在并无战乱的“太平年月”?便是不提这些骇人故事,彼三年奇低的出生人口,就已经是那段艰难岁月最直观的旁白,直至今日依旧是老一辈内地国民心有余悸的回忆。

大跃进使中国出现“三年困难时期”,数以千万计民众遭遇大饥荒饿死。(史客儿)

而如果说这些令寻常劳苦人民都饱受其难的“天灾人祸”终于在1962年终止,那么而后数年爆发的文革,就因其动荡和深远影响,而成为中共百年以来最大的污点。

文化大革命:造反有理与红色恐怖

文化大革命一般认为始于1966年5月16日出台的《五一六通知》,终于毛泽东逝世及1976年10月6日的“粉碎四人帮”事件。中共在《决议》中指出,文革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毛泽东的错误,二是被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利用及助长毛泽东的错误。中共对于文化大革命一直都是持否定态度,“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甚至是“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发起的标志。(知乎)

文革时期,是中共在最高领导人的错误指挥下,令中国陷入建国后最严重的歧途,其由始至终都离不开政治斗争。大抵上而言,毛泽东在大跃进失败后退居二线,他指控中共内部有资产阶级、反革命分子等混入,甚至已在中央形成“资产阶级司令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只有透过“文化大革命”才能夺回权力。毛泽东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论点,中共在《决议》是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文革其中一个鲜明象征是“红卫兵”,他们大多数是来自中学、大专院校的学生,意为“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典型穿著是身穿绿军帽、绿军装,左臂上有红色袖章,并且手握毛语录。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是红卫兵萌发及诞生的摇篮,“红卫兵”一词就是取材自该校高年级学生张承志的笔名。张承志等人先后在校内贴出多张大字报,内容尽显狂热思想及对毛泽东“信仰”,“我们就是要抡大棒、显神通、施法力,把旧世界打个天翻地覆,打个人仰马翻,打个落花流水,打得乱乱的,越乱越好!对今天这个修正主义的清华附中,就要这样大反特反,反到底!搞一场无产阶级的大闹天宫,杀出一个无产阶级的新世界!”、“无限忠于毛主席,一定最坚决,一定最勇敢,最忠实地执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最高指示—毛主席的关于造反的最高指示”。

上述大字报获《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全文刊出,加上毛泽东在回信《毛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一封信》中表明坚决支持,令红卫兵成功走出校园,运动蔓延至全社会。毛泽东的支持,是令红卫兵运动成为“红色恐怖”的主因,前者在三个月内连续八次在北京接见来自各地的红卫兵,又明令严禁警方镇压。宋彬彬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学生,她是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时的代表之一。毛泽东与红卫兵其中一张最著名的照片,就是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为毛泽东戴上绣著“红卫兵”三字的红色袖章。

宋彬彬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为毛泽东戴上绣著“红卫兵”三字的红色袖章。(维基公共领域)

中共最严重的错误

中共在建国之初提出反右,在当时社会环境或许是有需要,但结果却是使中国的发展停滞、倒退。归根究底,在上位者未能合理判断国情,加上盲目自信,以为能借助“大鸣大放”来自省,却演变成肃清异己、知识分子;以为透过大跃进就能“超英赶美”,却演变成蔚为奇观的“卫星田”、“浮夸风”,浪费大量资源。文革更甚,毛泽东拒绝承认错误,反而宣称要推行“革命”,致使中国迎来长达十年的浩劫。

有一点必须指出,正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2011年的一篇分析文章所指出,要加以强调和区分“彻底否定文革”与“全盘否定1957年至1977年的中国历史”,要彻底否定以“文化大革命”为总题目的所有理论、方针、组织和活动,但不能简单化地否定这一段历史。文革是这段历史的一个主要内容,同时还包含有中共逐渐纠错的过程。此外,中共、中国人民还有做很多事情,包括在任何时期都必须进行的生产建设和其他工作,这些事情本身并不具有文革的特定内容,也不是文革本身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即使是反右运动、文革期间恶名昭彰的“破四旧”等,这些大规模政治运动对中国往后发展也有正面作用。有观点指出,“破四旧”中的行为,在严重损坏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导致道德伦常败坏的同时,亦客观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关系中的糟粕。现今的中国,没有太多印度的社会问题,所受传统文化当中糟粕的束缚,相较于香港尤其台湾较少,这都是相关的。

有观点指出,“破四旧”客观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关系中的糟粕(新浪军事)

1957年至1977年这20年间,是中共最“歧途”的时期,造就中国、中国人民永远无法磨灭的痛苦。现今在的官方论述中,对那段历史的定义依旧是“人祸”甚于“天灾”、文革更是“完全错误”,“为文革翻案”的极左言论也持续受到官方的摒斥。

百年之际,中共发起党员学“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亦是要对中共的历史成就和错误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推动下一步的历史使命。

而从国民的角度,也实则令人感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刚刚于月初发布,而即将步入退休年龄的一批人,便是出生于1950年代,或是当年反右及文革受害者的子女,或是当年的红卫兵,又或是同时身兼两个身份,他们在幼时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青年经历文革,成年后又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从这个维度观之,对这一代国民而言,中共既可谓劣迹斑斑,亦又在持续的自我纠正中带领国民经历了“由苦至甜”的过程。

这一代国民对中共的印象,无疑是复杂的,难以简单概括的,甚至是难以回首细数的。身处那个年代,在狂热与折磨之余,彼时国民对“中国共产党”这几个字的印象想必也是同样难以言喻的。那段沉重而激荡的历史,以及其为中国所带来的意义,或许唯有几代人之后的人们,才能平静地给出中肯而真正持平的评价与总结。

注:202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其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理解中共对中国之意义,01中国将百年划分为八个阶段,于后续数周内,以八篇文章尝试刻画“中国共产党”五个字对彼时国人的意义。此为第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