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地》赵婷“被封杀” “中国满地谎言”一语的确涉辱华?
4月26日,华裔女导演赵婷执导的《浪迹天地》毫不意外地夺得第93届奥斯卡三项重量级大奖,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多国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文,为赵婷送上祝贺,并称赞她“成为荷里活历史缔造者”、“改写了美国电影传统”。然而,同一天的内地互联网中,“赵婷”这个名字却如同水蒸气一般,稀薄到几乎看不到。
只有一位大V“刘骁骞”明确发微博写出了“赵婷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其他微博内容最多用“zt”(“赵婷”的拼音首字母)来代替,且在微博上搜索不到“《无依之地》(《浪迹天地》内地中译名)获最佳影片”的字样,甚至在恭喜“科恩嫂” 法兰丝麦杜曼(Frances McDormand)拿下第三樽小金人的时候,也不提影片名字。
内地低调处理本届奥斯卡
在防火墙外,也只有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官方推特帐号发布了赵婷及《浪迹天地》获奖的消息。《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其个人推特上对赵婷表达了祝贺,还表示“作为一个在北京出生、在美国奋斗的中国人,紧张的中美关系可能会给她带来一些麻烦。”而随后的一句“希望她在处理这些麻烦时变得越来越成熟”,似乎揭示了胡作为官方媒体人尺度的极限。
当然,不能不承认的是,如果在微博上同时以“赵婷”和“奥斯卡”作为关键字搜索,能够得到与颁奖礼有关的内容只有两条,一条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大V,另一条则应该是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官方帐号转发赵婷获奖的消息,而原微博显示“已被作者删除”。其余的内容,都是奥斯卡颁奖前的旧帖。
“辱华风波”上纲上线
赵婷之所以被认为“敏感”,显然与此前的“辱华风波”有关。赵婷与《浪迹天地》今年3月初在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折桂,赵婷这个名字在内地被广泛报道的同时,她在2013年接受美国电影杂志《电影人》(Filmmaker)访问时“中国到处都是谎言”的话语也被网友翻出,并戴上“辱华”的标签。
但如果稍有好奇心翻出《Filmmaker》的报道原文,从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可以发现,赵婷只是在对记者追述,自己为何选择到西方学习政治学的心路历程,所谓批评中国就只是个引子:“这与我十几岁时(teenage)在中国的成长经历有关,那里到处是谎言,感觉就好像自己永远无法从中走出去。我能得到的很多资讯都是不正确的,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满了叛逆情绪。后来我去了英国,又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学习政治学是我搞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一种方式。用资讯武装自己,然后再挑战它(资讯本身)。”
过激行为暴露不自信心态
更离谱的是,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英文版在4月26日晚间发表的社论中,表示“在中美对抗日益加剧的时代,赵婷可以在两个社会中发挥调解作用,避免成为摩擦点”。
这无疑是将赵婷身上本不应该被强调的政治符号意义涂抹得更加厚重,只会让僵局更加无解。赵婷只是一个电影导演,用镜头语言进行艺术探索才是她的事业追求,她没有能力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充当什么“调解者”。当然,赵婷可以在她的电影中表述政治议题,但她没有责任、更没有义务去成为所谓“中美社会的纽带”。
上文节录自第263期《香港01》周报(2021年5月03日)《内地舆论监管被民粹情绪裹挟 华裔导演赵婷不应被“放逐”》。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