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球奖︱华人得主从中国骄傲沦辱华 谁会陷入下一片无依之地
如果中国大陆互联网上的一则则贴文有人格,他们或许都是中国诗人徐志摩的直系亲属——这些贴文太擅长演绎“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官媒《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3月9日发出一条建议北京天安门广场可以减少围栏的超长微博,几个小时后触发了上述命运机制。而近期内地社交媒体上大规模消失的,则是对华裔导演赵婷的祝贺,以及“中国的骄傲”、“华人导演之光”式的赞美。
说消失也不甚准确,因为这些祝贺与赞美,都反转成了“辱华”、“卖国导演”。
“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同为电影人的周星驰诚不我欺。
其实赵婷本应更早收到大规模的祝贺。她导演的影片《浪迹天地》(内地译《无依之地》)年初就已在威尼斯拿到金狮,只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威尼斯这些年实在是式微的有些厉害,所以赵婷并没有在中文舆论场中泛起太大的水花。
但在电影从业者与相对专业的影迷群体中间,对于《无依之地》的推荐与讨论在中国农历春节前便已开始。
直到赵婷在今年的金球奖上斩获最具分量的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两项大奖。众多电影类自媒体,以及多家中国官媒,都在第一时间发文“祝贺赵婷”,这位华裔导演的名字算是正式“出圈”。
其实电影爱好者都知道,威尼斯电影节再怎么走下坡路,也无法证明一位电影创作者拿到美国的金球奖就比拿到一座金狮更光荣。媒体与大众的兴奋点在于,金球奖历来被称为奥斯卡奖的风向标,如果赵婷能够再接再厉,成为历史上首位捧起小金人的“华裔女导演”,那才真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了。
这就是中国人最为普遍的心理。知识分子可以一遍一遍地说奥斯卡并不能证明什么,但相当多的中国人仍然最为在意,能不能在美国人面前证明什么。哪怕奥斯卡拿不了奖,两座沉甸甸的金球奖,也是极好的。
然而就在很多自媒体作者还没想好怎么借此事蹭一波热点的时候,舆论风向突然180度转弯。
《无依之地》原计划于4月2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但日前有网友发现,在中国最大的电影评分网站“豆瓣”上,《无依之地》的电影条目虽在,但中文海报已被撤下,同时中国地区上映的日期也消失不见,新浪微博上也有众多网友在猜测并转发“无依之地撤档”的消息。
有西方通讯社向此前批准该电影发行的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发出询问,但没有得到回应。负责该片北美发行的荷里活公司探照灯影业(Searchlight Pictures)也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尽管网上仍能看到许多对这部影片的报道,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官方消息显示这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受到影响,但“封杀”“撤档”之说几乎已被舆论认定。
点击大图观看处于舆论漩涡中的赵婷与《无依之地》⇩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多维新闻专栏→ 【舆论场丨把脉舆论热点 于喧嚣中拨云见日】
如此戏剧性转折的原因,据说是因为赵婷曾经发表“辱华”言论。有网友翻出赵婷在2013年接受杂志《Filmmaker》的访问,提到为何自己有一种叛逆的性格,“这要追溯回我在中国成长时期的经历,当时到处都是谎言,很多接收到的资讯都不是正确的”,但目前这段访问的原话目前已被删除修改。
此外,她在2020年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终究美国现在是我的国家” (The US is now my country, ultimately),也让外界怀疑她现在是否还持有中国护照。
不过据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等在内的多家西方媒体报道,那家澳大利亚网站后来发出更正,表示网站错误地引用了赵婷的话,采访主要集中在家庭和身份主题上,她实际上说的是“美国终究不是我的国家”(The US is not my country, ultimately)。
赵婷认为自己是哪国人,与她是否“辱”了哪个国家并无关系,何况她当时究竟作何表达还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至于她所说的“充斥着谎言”等话语,尽管《Filmmaker》已在今年2月中旬将报道中的相关内容删除,但网页的存档版本并不难找到。
于是有了赵婷的那一段讲述,翻译过来大意是:
选择这个题材,要追溯到自己十几岁时(teenage)在中国的成长经历,那里到处是谎言,感觉就好像自己永远无法从中走出去。“我”能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满了叛逆情绪。后来“我”去了英国,又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学习政治学是“我”搞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一种方式。用信息武装自己,然后再挑战它(信息本身)。
这段表述颇为典型地描述出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经历过的心路历程。它既是政治的,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因为“理论”无法解释“现实”而导致两者在叙事上脱节,凸显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在理论与外宣上的孱弱;但更是有关个人成长的,是一个青年随着年岁与知识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怀疑一切,重估一切”的倾向。或许有些人极其不幸的终其一生也未能经历这个阶段,但在独立思考中达至思想成熟的彼岸之人,想必会对曾经内心经历过的“天崩地裂”报之以微笑,哪怕他已不再认同年轻时的自己。
赵婷也同样经历过从混沌的热血到成熟的历程,在那段讲述之后,接下来的报道内容大意是:在大学四年后,赵婷发现自己“被政治束缚(turned off)了”。她发现自己喜欢在酒吧里“结识人们并了解他们的历史。” 她开始相信电影才是能整合自己所有兴趣的事物,因此在不认识这个行业任何人的情况下,参加了纽约大学的电影研究生课程(Graduate Film Program)。
所以,在结合原文的上下文之后,赵婷所说的那些话,还能被认定与“辱华”有关吗?
退一步讲,即便认定赵婷的话就是在“辱华”,也应该像《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说的那样,“赵婷这部电影没必要因此而撤档。”胡锡进认为,赵婷“不属于在海外将这种价值观变成政治立场并加以突出的那类极端人士”,“她成名了,对她过去言行的深挖自然跟进了,经不起考验的元素因此暴露了,”观众是否要将对赵婷的态度和她的电影进行绑定,用脚投票就足矣,完全可以用“市场化的方式了结”。
当然,目前没有任何确凿证据显示《无依之地》已经撤档,即便真的无法上映,网上也有评论者认为官方未必在这件事有任何态度,只是在习惯于层层加码、“自我审查”的政治环境中,也许是负责外国影片引进的相关机构与企业为了稳妥而为之。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中国电影工作会议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表示,“要健全完善电影评价评估体系,构建起政治性、艺术性相统一、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度相统一的电影作品评估机制。”
联系到中国左右撕裂愈发严重、民粹情绪日益高涨的舆论环境,这一切都不禁令人忧虑,赵婷与《无依之地》的遭遇,会是最后一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