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菠萝︱两岸角力延烧经济民生 水果“限台”比军演更有效?
就在农历春节结束未久、蔡英文宣布新任“国安团队”上台不过数日,两岸关系再现波澜。大陆海关总署在北京时间2月25日通知台湾,因过去一年数度自台湾进口之菠萝发现害虫,因此自3月起将暂缓输入台湾菠萝,此一宣布霎时引起台湾政坛与社会极大震动,上从蔡英文、下至种植菠萝的农人多表现出震撼、不解、甚至于愤怒的心情。
事实上,过去大陆即曾因韩国同意美国设置“萨德反导弹系统”,随后就颁布“限韩令”;也曾在2012年当大陆与菲律宾因南海争议产生龃龉,旋即表示从菲律宾进口水果中截获有害生物,进而对由菲律宾进口大陆的香蕉、菠萝等下达禁令;以及日前禁止澳大利亚产红酒进口大陆,这些都是因两国间的特定“敏感议题”,连带使得大陆通过“贸易手段”试图借此“改变现状”。
此次大陆海关总署宣布、国台办也做了解释的台湾菠萝禁止输入一事,民进党政府与民间似乎是同感愤慨,不仅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在禁令一出后就召开记者会“反驳”大陆,经济部长王美花也说台湾将上诉世界贸易组织(WTO),试图通过“国际”协调处理这次的事件。一如往常,民进党政府也开始动员各机关购买菠萝,未来一段时间台湾的军队、学校营养午餐或许将出现“餐餐有菠萝”的“荣景”。
然而,若从贸易层次跳脱出来,则可看到当大陆军机飞到台湾附近上空、以及大陆的各式军演已成常态、台湾社会早已“不痛不痒”的情况下,此番禁止菠萝输入大陆一事,反更显示一旦大陆真正出手,又只能被动反应。一纸菠萝禁令,影响到的不只是台湾社会,亦再次证明两岸关系中,比武力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单刀切入与民息息相关的议题。
另一方面,台行政院长苏贞昌在事件发生之初,竟难得的将事件定调为两岸间的“检疫事件”,态度较过去为之软化。但是,苏本人的软化,民进党政府内阁其他官员与立法委员却都不买账,南部各县市首长也都直指菠萝事件是政治因素,因为比苏更大的蔡英文早就表示这次的事件“非正常贸易考虑”,还表达谴责之意,当“老大”都表态了,谁还要听“二把手”的话?
亦即,菠萝事件不仅代表民进党政府执政数年来的危机意识与因应方式从来没有进步外,更代表民进党政府内部也未能“统一对外”、绝非板上钉钉团结在一起,这都让北京看破手脚。当北京决定开始下一步之前,台湾到底能够做好什么准备,目前看来仍显悲观。
当台湾官员、立委与名嘴只会叫台湾人“多吃菠萝”、厂商可以多做“菠萝酥”、“菠萝果酱”等产品以因应禁令,却不思什么才是问题的核心,大陆此举或许不过是想测验一下台湾国安新团队的“善意”是真是假,没想到因此就让北京看破手脚。台湾目前的炒短线手法,很难做好有效的风险评估,只能“来一次挡一次”,但这样下去究竟能抵挡多久,仍是个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