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从李文亮、方方到阴谋论:内地新冠疫情中的舆论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发生以来,一直是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从疫情早期的李文亮事件,到3、4月间在国内外广泛炒作的病毒阴起源谋论,乃至后来湖北作家方方出版的《方方日记》,无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这些事件中,内地网民、媒体、官员,都有怎样的表现?这些事件,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进行梳理。
本文为“2020年中国大事回顾与展望”系列报道第二篇,也是回顾新冠肺炎内地疫情系列第二篇。
去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港人最早注意到疫情相关信息,是同月底网络流传的一张湖北当地发布的有关“不明肺炎”的通报。差不多同一时间,武汉许多医疗界人士亦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了他人,其中就有一度被指“造谣”的而遭训诫的医生李文亮、谢琳卡、刘文等8人。
李文亮:“吹哨人”离世引起的悲痛与愤怒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微信聊天群中发布一条关于华南海鲜市场疫情的信息,指患者是受冠状病毒感染,并提醒同行要注意保护。
李文亮所发的信息被同一群组网民截图并传出,李事后被警方以“在互联网发布不实言论”被警示和训诫,更签下训诫书。李文亮此后一直在医院前线工作,可惜在今年2月1日确诊新冠肺炎,最终因病情恶化逝世。
李文亮的离世,引起民众的巨大悲痛。虽然他并非第一个发现新冠肺炎者,亦非第一个向全体公众公开这一消息的人,但那张广为流传的微信截图,毕竟让许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病毒的存在,而李的最终离世,亦让许多民众深感其付出代价过于惨重。许多网民将李文亮医生视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有网民这样解释:“谁的哨声传进我的耳朵,谁就是我的吹哨人”。
许多素不相识的民众涌入李文亮的个人微博表示哀悼。而李文亮的个人微博此后也由起初的悼念场所,慢慢变成一个经历了疫情的网民们舒发感情,分享悲伤、喜悦的地方,甚至有人称是中国版的“哭墙”,直至今日,李文亮最后一条微博下留言数量已经超过100万条。
民众对李文亮的悼念和同情,实际上混杂了许多在疫情初期的惶恐、不安和愤怒。许多人就此质疑,为什么明明早有专业人士提醒武汉后来依然措手不及?为何李文亮分享疫情信息会被“训诫”?一个如李文亮这样怀有善意的普通人,为何最后付出这么大代价?
从事后疫情发展看,全面控制疫情可能本身有极高难度,但对于政府公开信息迟缓和对李文亮等人的“训诫”,政府却必须给出解释。李文亮病逝1个多月后,国家监委调查组公布调查通报,责令公安机关撤销其训诫书,此后又追认他为本次疫情的首批烈士,而如外交部等中国政府部门亦对李文亮进行大力肯定——当局自然希望能够安抚民心,但亦是对于民众追问的一个交代。
其实,李文亮并非唯一一个公开疫情及向外界发出防疫预警的人。早于去年12月,内地流行病医学圈已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官方亦于1月初时通报疫情,而李文亮同样是在聊天群收到同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发布的病人感染冠状病毒消息,才提醒其他人要注意。
可惜,政府当时未有意识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未有加速处理,直至1月底才公布人传人,然而从这个角度言之,其实警方训诫也是按流程办事。李文亮逝世令人婉惜,但更令人反思,如何令专业人士的警示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更高的重视和更好的传递?
另类“官场现形记”:“F4”与“一问三不知”
另一方面,随着今年年关疫情爆发,武汉乃至湖北当地部分官员、慈善机构的臃肿低效、反应迟钝、官僚主义,亦经过各大媒体乃至社交网络而充分暴露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今年1月底,中央指导组派出督查组,赶赴黄冈市督查核查。当问及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核酸检测能力时,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志红却一问三不知,先是沉默,再表示“不知道、不清楚”含糊其辞,最终被当局免职。
唐志红自然是湖北地方官员失职的典型,引得无数批评。不过,湖北省的高级领导,在本次疫情中于公众面前的表现,亦绝难让民众满意。今年1月底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湖北省省长王晓东通报湖北省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情况时多次口误,与会的武汉市长周先旺更将口罩戴反。有网民批评,王晓东、周先旺和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是轻视、耽搁乃至瞒报武汉疫情的罪魁祸首,致使全国乃至世界一同受难,甚至在网上戏称他们是湖北“F4”。
诚然,媒体前的表现,不是官员的全部,但在人心惶惶,亟需安抚的时刻,若不能展现出明晰果决的领导力,又如何能让民众安心?事实上,此后中央迅速对湖北做出一系列调整,除了大力投入医疗资源,亦强调官员担责以及疫情信息及时通报公开,明显收到更好效果。现代社会,终究需要现代化的治理和应对。
红十字会争议:社会组织究竟应该如何运作?
在疫情爆发初期,湖北武汉市多间医院面临医疗物资及设备短缺,近至内地各省市,远至身在国外的华人都纷纷捐赠物资。不过,负责收受和调配防疫物资的中国红十字会却行动迟缓,屡屡传出仓库囤积捐赠物品等问题,导致医护人员要向外界求助捐赠防疫用品。之后网上更传出协和医院人员到红十字会领取物资时被阻挠,有人将红十字会仓库的防疫物资搬至有政府牌照的车辆上的消息,激起民愤。
红十字会已不是首次传出负面消息,几年前的“郭美美事件”就曾重创其声誉。红十字会实际上对此也有很多“委屈”,指出自己存在人手不足、信息不及时等问题。
中国人大代表今年5月底在全国两会上提出3项建议,包括细化捐赠款物使用的公开标准,建立监管平台及接受公众监督;发展民间捐赠机构;放宽免征进口税的“慈善受赠人”范围,让境外捐增的物资能顺利运到中国——且不论中国红十字会的委屈是否情有可原,只知喊冤又有何用?历年来多次爆发出负面消息,所展示的是该组织迟钝而僵化,乃至有更严重更恶劣的问题,显然已不符合国民对其的要求。倘要继续存在,已到了刮骨疗毒之时刻。广而论之,这也是其他组织见不贤而思齐的范例。
病毒源头阴谋论:海外火热,国内冷淡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引发空前恐慌,虽然对病毒起源的科学研究尚需时日,但许多民众确实希望尽快知道病毒到底从何而来。早在2、3月份,就有网络传言称,武汉病毒研究所可能与疫情有关,而随着疫情向全球扩散,此一说法亦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人物所采信,并以此为借口不断抨击中国政府。
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人,就被卷入此一舆论浪潮。虽然石正丽等人多次出面,强调去年12月30日才取得新冠病毒样本,武汉病毒研究所亦邀请媒体参观采访,但西方对武汉病毒所的指责却并未停息。
病毒起源的阴谋论在内地也引起极大关注。不过,经过疫情初期的恐慌后,阴谋论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大市场,而对于美国政府一心想将中国定位罪魁祸首,更遭到许多中国网民的鄙夷,认为不过是政治人物难以应对疫情而意图推卸责任的把戏。
《方方日记》与对“记忆”的“书写权”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过去,但因其影响之广、之深,人们对于如何书写对于这场疫情的记忆,极为关注。官方宣传大力讴歌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以及湖北的奉献,而《方方日记》等“非官方”的声音,亦引起了海内外的注意。
方方在写下来自己对抗击疫情的观察和思考,有对武汉市民生活的记录,也有对地方政府的批评,更在日记中公开要求政府对失职渎职的官员追责问罪。
不少读者认为,《方方日记》是在中国主流媒体报道下,以民间视角纪录疫情发展,令公众能够从另一渠道获得不同的声音和信息,所以起初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回响及支持。直至今年4月,美国有出版社将日记编辑成英文书,以《Wuhan Diary》之名在美国发行后,却逐渐有反对声音。
反对者认为,部分国家及政客对中国的防疫措施充满偏见,出版日记无疑是向西方国家“递刀”,只会为他国的偏见打下一支“强心针”。对此,方方强调,其记载的事情并非虚构,更多的是以大众的角度描述疫情发展。
平心而论,方方这类既描绘疫情之下的人性温暖,又以灰暗语言呈现沮丧氛围,复以苛刻言辞批评不足的文字,何其不是中国尤其是武汉过去一年来抗疫经历的写照?方方所收到的赞誉和批评,恰恰也反映当下多面化的中国国情。
疫情终会过去,但问题不会自动消失
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经一年,中国内地疫情已经大致受控,武汉街头如今又已经是熙熙攘攘,市民生活回归正轨,惟疫情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却不会因此而完全消失。
就在12月上旬,湖北测检测发现一份巴西进口冷冻猪小里脊肉检测结果呈新冠病毒阳性,而此后,黄冈24户居民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于美团优选购买了该批次冷冻猪肉,却因触犯关乎防疫进口措施的规定而被处罚。24户居民明明也是受害者,却遭处罚,这引起舆论哗然。当地政府于翌日撤销了处罚,这已然展现出相较于年初更迅捷的纠错能力,然而这中间所体现出的“一刀切”的做法,也体现了各级别执行团队在面临严防疫情压力时的生涩,仍有大量持续改善之空间。
不过也正是在中国政府强力举措,以及国民整体的配合下,内地疫情才能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相信疫情已经不会有大的反转,而随着政府经验丰富及法律愈发完善,相信在应对疫情方面,以后亦会更有把握。但各级别执法团队在治理思路和手段上依然存在问题,而以更广阔视角言之,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路遥遥其修远兮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