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 | 洛桑森格的幻想与特朗普的承诺

撰文: 穆尧
出版:更新:

流亡藏人内阁司政洛桑森格(Lobsang Sangay)得到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邀请于11月20日造访了白宫。应该说,这是洛桑森格10月份受邀进入美国国务院以来的又一次“突破”,无怪乎流亡藏人行政中央和洛桑森格都为之备受“鼓舞”,称这是流亡藏人领导人60年的“首次”。

对于流亡藏人和洛桑森格,这次机会的确可以说来之不易。

要知道,特朗普2016年上台后与北京的关系持续紧张,其本人也动用了各种施压中国的手段,尤其是发动贸易战,并且介入新疆再教育营、西藏问题、港区国安法和对台军售,但是基本从来没有打过流亡藏人这张牌。

洛桑森格和流亡藏人在过去的4年中从未受到特朗普的特别关注。(Reuters)

恰恰相反,尽管早在2016年,洛桑森格本人都表达了期待特朗普能够与达赖喇嘛会面的意愿,但特朗普从未如他的前任们那样在白宫地图室内与达赖喇嘛举行闭门会议——从布什父子到克林顿(Bill Clinton),而奥巴马(Barack Obama)任内则接见了他4次,更不要提会见地位低于达赖喇嘛的流亡藏人世俗领导人洛桑森格了。

可以看出来,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就不认为流亡藏人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执政议题,甚至也不认为流亡藏人足够成为撬动北京的一颗有用的棋子。

当然,达赖喇嘛对特朗普本人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似乎一直对特朗普本人抱有成见。在2019年接受BBC的采访时,他抨击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是错误的,认为特朗普是“情绪有点太复杂,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缺乏道德原则”。

所以,人们看到,无论是达赖喇嘛还是流亡藏人的处境在这数年间都是非常落寞的。

华盛顿的这种态度变化固然反映了美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缺乏连贯性,但这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美国外交政策当然有其理想主义的一面,会让人权、独立等价值观念在外交政策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实际上西藏问题作为美国牵制中国的牌这一地位从未被否认过。更明确地说,西藏问题只有在华盛顿在中美博弈过程中认为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被关注”。

如何证明这一点?

首先,特朗普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且可以为笃定的目标全力以赴很难安于接受各种传统价值观念束缚的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达赖喇嘛当然清楚这一点的。此前,华盛顿打西藏牌够多了,但是效果呢?这或许正是他迟迟不愿在西藏问题上投入过多注意力的原因。

其次,2019年在民主党籍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众议院主席麦克高文(Jim McGovern)的主导下,美国国会通过了《西藏政策及支援法案》(Tibetan Policy and Support Act)。如今,特朗普政府又向洛桑森格伸出橄榄枝,又如何解释呢?

对美国来说,特朗普最大的政治“贡献”显然是揭开了中美关系的现实。如今,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外界普遍认为他将在最后的任期继续加码,推动更加激进的对华政策,不管这张牌对中国有没有效果,但它对特朗普来说是有意义的。

只是,可悲的是,特朗普政府也只能在这场邀约中给予洛桑森格一些靓丽却毫无意义的“空头支票”,不管会见他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德斯特罗(Robert Destro)如何承诺总统换届不会改变美国对流亡藏人的支持和肯定,也不管洛桑森格如何渲染这场会见的意义以提振自己低迷的民意,这都无改洛桑森格和流亡藏人当下的处境。

可以预料的是,拜登(Joe Biden)一旦上台,一切承诺和保证都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华盛顿对流亡藏人的政策必将随着其与北京的关系调整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