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期铁路规划公布 2035年建7万公里高铁网所为何事?
8月1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官网发文,透露国铁集团近日出台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铁路2035年、205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2035年,中国铁路网将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在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1、2、3天快货物流圈在中国全面形成;同时,中国智能高铁将率先建成,中国铁路将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高铁将会实现智能调度集中,列车运行可以智能实时优化调整。
到2050年,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形成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铁路产业体系,中国铁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全球铁路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目标不可谓不远大。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多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中共建政初期,1949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仅有2.2万公里。
多年过去,在西方看来当下中国的铁路建设已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成功故事。
1978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增至5万余公里,基本形成全国铁路网骨架。当下,中国已修建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是全球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覆盖中国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建成,“八纵八横”的高铁蓝图也已经公布并正在辅助实施。至2019年末,中国铁路里程达13.9万公里,高铁里程超过3.5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2020年是中国“十三五”(2016年到2020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所定硬性目标的完成阶段,中国国铁集团此番出台铁路规划纲要正是接棒之举。
更多中国铁路图片,请点击高清图集浏览:
一个国家大力发展铁路事业,其背后有经济、社会、军事等诸多因素的考虑,轨道交通产业的带动效应显著,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就曾公开表示,中国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其影响远远超过铁路行业本身,也带来了城市发展模式的改变、旅游业的增长以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
中国的铁路建设计划已然跟这个国家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结合到了一起。2019年中国铁路建设总投入8,000多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中国媒体《证券日报》2019年12月30日的报道显示,2019年12月份以来,中国国家发改委集中批覆了一批基建项目,涉及资金超2,700亿元人民币,较多集中在轨道交通、高铁、机场等领域。
光鲜的背后,中国铁路欠债5万多亿也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是,中国大举举债于铁路建设,不能简单的用盈亏来衡量其得失,因为有时社会效益超过了盈亏本身。铁路路网的建设除了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在显著改善人们出行条件的同时,还可能带动沿线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落后地区的生活,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已在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已实现自主可控,高铁技术日新月异,重载智能货运亦获多项突破,智慧铁路也在加快实现之中。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中国正在研发的新型列控系统可将列车追踪间隔由目前的最短3分钟缩短到2分钟左右,提高线路运输能力30%以上,还将增加列车主动环境感知、安全态势自动评估等智能技术,实现列车的智能驾驶。
新的铁路建设规划纲要显示,中国铁路部门意在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设施网络,主要运输经济指标保持世界领先,主要经营效益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也有意成为全球铁路科技创新高地,亦希望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逐渐向中高端聚集。
与此同时,对中共来说,在连通性改善带来的广泛经济社会效益与财务可行性之间如何进行恰当的平衡,或许是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