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任何问题”都可以谈 外长王毅宣示对美政策有变?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8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其间他表示:“我们随时可以与美方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还提出可以梳理制定关于合作、对话、管控分歧的三个清单,并为下步交流确定路线图。”

旨在逐点反驳美方对华“檄文”

在防火长城外,有论者拿著这句话就说王毅口风有变,代表中方至少口头上“退让”,这是彻头彻尾的断章取义。毋须烧脑分析甚么微言大义,只要稍为有扫读过这篇约7千字的访问稿,根本不会误会个中主旨,那些将外长言论解读为“战略退却”的论者,不是从未看过完整全文,就是刻意扭曲。

外交部长王毅。(资料图片)

纵观专访内容,本质是反驳美方的檄文式指控,尤其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期的对华政策演说,其中所涵盖的议题亦新鲜滚热辣,时事要闻有南海争议、香港问题、资讯安全、关闭领事馆等等,政策方针则有“接触政策失败论”、“脱钩论”和“新冷战论”。

王毅的讲法是中方的一贯口径,亦即所有冲突矛盾的“责任全在美方”,总之美国出于自身的“冲动和焦躁”,加之以部份政客的“冷战思维”,所以处处针对和打压中国,甚至干涉内政,北京无辜、无奈又不得不坚决应对。正如美方“檄文”通篇批评中国,王毅的文章亦是通篇指出美方不是之处,重申中方立场。

所谓“重申”不只适用于立场,同时也适用于解决方案。王毅口中的“管控分歧”、“保持合作”、“坦诚对话”等等通通不是新奇事,经常可以在官方通稿看到,适用场合更加不限于中美角力事宜,实则还可见诸于对欧投资贸易磨擦、对印领土边境交锋、对日领海主权争议等等。

美国的手想伸多长就多长?

那些论者选择忽视“奉劝美方放弃注定失败的干涉主义”一句,不成比例地放大“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一句,创作出言辞退让的假象。事实是中方表态每当提到要化解矛盾,一般都会道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之类正向道德原则,就此来大造文章是不足为凭的。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资料图片)

强硬不强硬都好,看的是行动而非说话,甚或用“强硬不强硬”来理解中美角力,往往都会有偏差之处。实力对比当然会影响言行软硬程度,但与其说谁软谁硬,不如说双方是否有能力达成自我期许的战略目标,剑及履及要去到几尽,手又是否能想伸多长就多长。

讲中美贸易协议,北京承诺于2年内“爆买”2千亿美元产品,解除金融业的外资持股限制,并且就知识产权和农产品检疫标准,特意修订国内法。中方于此解读为满足自身改革所需,但实情也是中美经贸实力仍有显著差距,北京决定接受“倒逼改革”这一著,未有走到“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决裂地步。

至于南海争议,美国希望可以否定中国的主权主张,但撇除定期巡航宣示“航行自由”,以及在区内举行联合军演,顶多就是卖武器。尽管华府近年口诛笔伐,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态势,但似乎都自量无法在东南亚发动“新冷战”,迄今连一个代理国都找不到,遑论要抗衡中国于区内的政经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