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冲进立法院抗议整夜  国民党为何没得到广泛支持?

撰文: 廖士锋
出版:更新:

为了抵制蔡英文政府对下一届监察委员的提名人选,6月28日傍晚国民党立委攻进台湾立法院,在议场守了一宿,直到6月29日近午才被人数优势的民进党立委以油压剪突破攻入,行动吿终。

民进党立委攻入议场后,与国民党立委爆发肢体冲突(按图放大):

+3

伴随陈菊人事案的立法院临时会议程,战场已转移到舆论上,但尽管台媒TVBS与时代力量的民调皆显示反对陈菊任监察院长的民意远多于支持者,国民党此次行动在舆论场也并未占上风,甚至被绿委王定宇讥为“车轮花”运动。从事发至今的过程来看,原因很可能是国民党在几个关键的抗争策略性问题上没有交代清楚。

首先,阻挠议事程序的事实摆在眼前,国民党要用什么理由说服社会?

虽然这次反对陈菊出任监察院长算是师出有名,但论述薄弱。相较于2014年“反黑箱”等有简洁明确标语的反对运动,国民党这次以“德不配位、撤换陈菊”、“反对酬庸、撤回陈菊”、“监委酬庸、拒绝背书”为标语确实有点杂乱,毕竟酬庸本来就是民主制度下的常态,国民党应该要更清楚说明,是提名的酬庸百分比出了问题?或者是陈菊为什么不适任监察院长?

28日下午国民党立委占领立法院的情况(按图放大):

+1

不久前国民党籍黄健庭刚因党派之别以及司法案件未了,遭绿营群起围攻而退出监察院副院长提名;但是身为监察院院长被提名人的陈菊,在高雄市长12年任内案件也不少,国民党团整理出陈菊团队遭监察院立案调查58件、纠正案30件、3位市府首长被弹劾,这些问题若没有被突出强调,则民众既会忘了黄健庭,也会忘了党派色彩明显的陈菊市长。

再者,国民党还应该交代,如果拒绝酬庸,那该党认为监委的任用标准是什么?任用程序又出了什么问题?

目前国民党主席江启臣的说法是“担心陈菊吃案”,但这其实不足以引起共鸣,综观蔡英文第一任期任命的监察委员,陈师孟可谓任命不佳的代表,他对法官的恐吓与威胁,不仅引起全台法界人士67%联署反对,更连民进党都不得不切割陈师孟,最后他的辞呈并未得到蔡英文的慰留,但事后对民进党提名人选的追究也石沉大海。

陈菊(左)的监察院长任命案,是此波台湾立法院各党争执的焦点。(台湾总统府供图)

而台湾监察委员的产生方式,按照《中华民国宪法》,乃是由各省市议会与侨民选出,等同具有民意机关性质的“御史台”,但是1994年7月台湾第三次修宪时,将监委产生方式改由总统提名经国民大会同意,2000年进一步改为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由此尽失体制设计的原意,监察院成为总统与立法院的角力场,分裂政府时期可导致空转(2005年到2008年);一致政府时期,监委的提名则端视在任总统个人的道德判断,例如马英九的提名风格迥异于蔡英文。国民党若认为这些提名权背后的体制性问题严重,则不仅不应忽略,更应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对于民进党的反击,国民党有何能耐再反击?

目前民进党反击国民党的策略有三,首先是认为国民党“无法扮演理性在野党”,此举显然要瓦解国民党激进手法的正当性,并嘲讽其为幼稚政党,让其政党形象持续衰落,其二是台总统府与民进党政要纷纷为陈菊发声,但几乎只字不提陈菊主政高雄12年的过往,而专心在“19岁投身党外运动的小妹”,用党外经历这个“铁券”来正当化陈菊,并痛斥国民党“把台湾的民主当人质”;其三则是宣称废考监已成朝野共识,从根本上来打击国民党对监委任命的反对。

对于这些反制,国民党也应该要吸收并回应才可能得到民众支持,例如国民党明明没有赞同废除考试、监察院,却被民进党放假消息带风向,更深层的回应则必须展示一个超然而独立的监察院存在的价值,例如面对民进党全面执政,马时期提名的监委于2月5日发布调查报吿指出,民进党政府任命的国营事业主管在2020年大选正式登记前,运用国营事业资源替蔡英文以及民进党候选人助选,包含印发传单、组织后援会、发报文宣品等,由于候选人尚未登记,不构成违法,却明显有行政中立的瑕疵;同时马时期任命的监委也针对民进党政府任命国营事业主管的政策疏漏,有过调查,构成全面执政之外的制衡力量,这些都是对社会有影响,可以彰显超然独立的监察院存在价值的例证,TVBS于6月初发布的民调也显示57%民众不赞成废监察院、62%不赞成废考试院。

台湾监察院的存废,在民进党明确表示下会期将成立修宪委员会后,逐渐成为焦点。(多维新闻网)

最后,争取其他在野党支持相当重要。

目前台湾民众党表示“尊重国民党行动”,也痛批监委提名人九成是绿营,但是其实民众党团还是更在意自己的提案能否被纳入临时会,同理时代力量也是如此,国民党有没有意愿跟他们联合、尊重他们的提案以换取支持,将会是后续临时会议程观察的重要因子。

尤其,此次民进党想要召开临时会,回避了正常会期内对于法案审理优先次序的排案原则,也就是各委员会召委并没有排案权,唯有被纳入临时会原因的法案才能被处理,民进党对临时会的议程操作(遏阻性决策),导致在野党们想要优先处理的法案无法进入正常会期下的程序。对此,国民党提出的“一推、四挡、两决议”应该谋求与民众党在乎的民生法案等优先议程之迭合。所谓一推是推纾困特别条例修正草案普发现金振兴,四挡是力挡NCC、监院人事同意权、农田水利法修法、国民参与刑事审判法草案等四议案,另通过对钓鱼台主权表达立场、总统登太平岛宣示主权两决议。

简言之,面对全面执政四年余的民进党,国民党这次可谓总算回归在野党的身分与立场,罕见展现行动精神,但是在整体的抗议行动结束之后,还是必须增强自己的正当性与说服力,并尽量取得其他政党的支持,才可能扭转临时会的既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