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普涨工资”传言四起 官方大可不必讳莫如深
连日来,内地舆论场流传着“公务员普涨工资”的消息,据说吃财政饭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将迎来普遍涨薪。2024年12月31日,美国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为了提振士气和刺激消费,中国决策层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给公务员涨薪。网上有说法表示,本次公职人员的薪资每月上涨400元到600元人民币,加薪回溯至2024年7月,据传已有公务员收到补发工资。不过中国官方并未证实传言。
多年以来,内地公职人员尤其是公务员的收入问题一直颇为神秘。一方面有不少人抱怨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太低,难以过上体面的生活,如果是出身于农村和小城镇的公务员,同样在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面前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认为公务员的工资只是综合待遇中的一部分,如果把所有工资、福利、隐性待遇综合在一起,其实内地公务员已经过得不错。除了真实收入状况充满神秘之外,公务员群体的加薪、降薪和欠薪问题同样是个谜,外界所知的讯息少之又少。
网上有传言显示在2015年曾有一次全国范围的机关工作人员涨薪,但后来是否上涨的讯息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财政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土地财政收入下降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冲击,在网上屡屡传出公务员降薪、欠薪流言。
官方对公务员收入、涨薪问题的讳莫如深态度让民间传言四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外界对中国政治透明度不足的疑虑。当然,不排除官方的讳莫如深态度或许是不希望引发争议。因为在近年来许多企业陷入困境、许多民众收入下降的情势下,公务员收入、涨薪问题自然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但问题不在于是否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是否引发争议,而在于是否合理。只要公务员收入、涨薪是合理的,只要符合当前内地经济社会现实,那么,公开、透明才符合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今天内地社会早已不是著名清官海瑞所在的明朝,而是注重讯息公开、强调竞争、重视人才的市场经济时代。公务员群体尽管作为国家公仆,肩负“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理应有适当的道德观念要求,但他们同样是活在现实中的人,同样有衣食住行的生存需求。每个人都有追求体面生活的正当权利,公务员群体亦不例外。幻想公务员群体都像清官海瑞那样穷苦地活着却心系苍生、廉洁自守根本不合理。
正如企业、学校、医院要通过合理的薪资来吸引人才一样,政府同样要以合理的薪资来吸引人才,区别只在于公务员的薪资要兼顾公益属性。否则,如果不能给予公务员群体恰当的薪资,势必会迫使他们以权谋私,从而让潜规则掏空正式规则。当然,这和切实认识到内地中下阶层民众尤其是“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币”的客观现实并尽早提升底层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并不矛盾。
明朝时的中国官员低薪却腐败成风与新加坡以薪养廉的经验说明,单纯靠情怀、道德是不足以让官场保持廉洁,只有在进行道德教育、建立刚性监督和约束体系的同时让公务员在不必贪腐的情况下能有与他们正常生活、付出、能力相匹配的合理收入,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贪腐。
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声势浩大的反腐行动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如今的关键在于尽早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探索治本之策。新加坡自李光耀(Lee Kuan Yew)时期以来的成功反贪经验证明,只要能把道德教育、以薪养廉和刚性的权力监督体系有效结合,一定可以大幅度减少腐败。
既然这样,中国官方其实根本不必对公务员收入、涨薪问题保持讳莫如深态度,而应大大方方把公务员收入、涨薪问题公之于众,鼓励公共讨论和民众监督,集思广益。只有这样,公务员收入、涨薪问题将不再是个被传言笼罩的迷,而是可以在民众目光下实事求是讨论的公共议题,进而才有希望在民众监督下建立公开、透明、合理的公务员收入体系,才能最大限度让公务员的收入问题在阳光下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