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频发恶性案件警醒社会要防患于未然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10月28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发布通报:当日15时20分许,海淀区万泉庄路和万柳中路交叉口附近,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导致5名路人受伤,其中3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唐某某(男,50岁)被当场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不久前的9月30日,在上海,一名37岁男子“因个人经济纠纷,来沪泄愤”,在松汇中路某超市内持刀伤人,造成18名人员受伤,其中3名伤者抢救无效死亡。

再往前的9月18日,44岁的犯罪嫌疑人钟某在深圳日本人学校门口附近刺伤一名10岁日本小学生,致使后者不幸身亡。这件事一度在互联网上引起较大关注,让不少人担心会否与犯罪嫌疑人的仇日民族情绪有关。后来经深圳有关部门查实,犯罪嫌疑人钟某无固定职业,曾在2015年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在2019年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随后,深圳市采取措施强化学校周边和公共场所安保力量。

最近,据日本《读卖新闻》引述知情者的说法,犯罪嫌疑人钟某因为找工作不顺利而心生怨气,想“干票大的”,故在网上搜到深圳日本人学校的地址,以为刺伤日本人,便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应。该说法虽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却比较合乎逻辑。

在深圳发生日本人遇袭事件之前的6月24日,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两名日籍人员受伤。有一名中国籍伤者胡友平在阻止嫌疑人犯罪过程中受伤严重,不幸离世,后被苏州市政府追授“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日本驻华大使馆降半旗致敬胡友平,写道:“胡友平女士以一己之力从歹徒手中保护了无辜的妇幼,相信她的勇气与善良也代表了广大中国民众。”据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发布的通报,犯罪嫌疑人是一位52岁的无业人员。

9月,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称,深圳日本人学校在男童遇害后已收到超过1000束来自社会各界的慰问花束。(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

以上四起恶性案件是今年以来频繁发生的恶性案件的缩影。7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上半年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显示,“刑事一审案件呈现增长态势,受理刑事一审案件59.1万件,同比增长6.16%”,“侵犯财产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件同比分别增长23.48%和9.8%”,增速令人有所担心。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在10月发布的前9个月的数据显示,“受理刑事一审案件91万件,同比增长0.90%”,增速放缓,但并未公布侵犯财产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案件的增长情况。当然,以许多人的认知来看,中国社会总体十分安全,恶性案件处于可控范围。

纵使这样,陆续多起恶性案件的发生并在舆论场引发较大关注,依旧值得深思背后的原因。唯有这样,才能给受害人及其家属一个交代,才能最大程度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上文列举的四起恶性案件,北京一起暂不清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与日本人遇袭相关的两起犯罪的嫌疑人都是中年无业人员,上海一起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因个人经济纠纷,来沪泄愤”。可以发现,经济和工作困境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特征。当然,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心理同样值得分析。

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一生为生活奔波,一心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遇到经济困境,或长期处于失业状态,难免会心生怨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这样的情况在古往今来不同社会都有例证。正因这样,经济问题从来都是一个社会的核心问题。能否有效减少失业,能否有行之有效的救济措施,能否让底层普通人看到命运改变的希望,往往关乎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出现增速下滑和阶层固化的叠加,导致不少人面临收入下降或失业的困境。这会否造成一些人对社会充满怨言,从而诱发不稳定因素?当然,所有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但这并不妨碍一个社会防患于未然。所以说,今年发生的多起恶性案件已经敲响警钟,是在提醒中国社会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及早采取有力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