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求变论道出香港改革的当务之急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4月15日,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并发表致辞。夏宝龙说,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通过和生效,“对香港实现由治及兴、保持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夏宝龙的致辞围绕香港实现由治及兴,提出五个需要:需要守牢国家安全的底线;需要更加坚定“一国两制”;需要把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好、发挥好;需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注入强劲动能、提供更大商机;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展现新担当,在积极作为、创新创造中实现香港新飞跃。其中,前四个需要是香港已经在做的工作,第五个需要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却愈发重要和紧迫。

夏宝龙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香港由治及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时代在变,内地在变,整个市场结构、消费模式等都在改变。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香港由治及兴本质上就是一条创新变化之路。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不能用昨天的旧思维解决今天的新问题,需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路径解决面临的问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断突破自我、大胆创新,努力实现香港发展的迭代更新、转型升级。”

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对当前香港通过改革来化解经济民生困境具有启发意义。(《紫荆》杂志)

这段话其实指向的是改革,是希望香港通过锐意改革实现由治及兴。1978年面对文革造成的深重危机,当时的内地正是因为“团结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维、新办法、新路径解决面临的问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大胆启动改革开放,才彻底扭转经济社会长期贫穷落后的面貌,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下的香港已经修补国安漏洞,重塑政治秩序,持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目前最缺的是在新的内外形势下以锐意改革的精神实现由治及兴。

自港英时期到现在,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受困于“官商共治”的结构,贫富分化持续扩大并开始代际传承,许多中下阶层民众在高昂的生活成本、沉重的住房问题面前,难以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2023年9月,香港乐施会发表报告显示,2023年首季香港贫穷人口超过136万人,贫富差距扩大至57.7倍,为历年最高。畸形而又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既会侵蚀香港稳定的公平基石,让社会弥漫怨气和怒气,又会堵塞阶层流动通道,扼制创新精神与社会活力,妨碍可持续发展。

2019年修例风波发生后,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说过,“香港社会的阶层结构太固化,跨阶层流动的空间太窄”,“纵观今天大家熟悉的香港公司和品牌,无非就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国泰航空、长江实业、嘉里集团、太古集团、怡和集团等这些老名字,都是几十年前留下来的‘老香港’,没有新创的大公司,这本身就告诉你这个社会的‘钱’早就固化在少数世家的手中,草根只能继续做草根”。

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巨大光环之下,香港的住房问题长期困扰中下阶层民众。(VCG)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说过:“公积金和居者有其屋计划确保了政治稳定……没有这些计划,新加坡人将像香港、台北、首尔或东京的人民一样。在这些城市,工人工资高,却须花大钱租小房子,而且这些房子永远不归他们所有。新加坡选民如果也这样,就不可能在每次大选中以大多数票一再投选人民行动党。”李光耀道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奥秘,却也揭示出香港长期以来的深层次问题。

2022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25年的大会上说:“当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创业的机会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纪大了得到的照顾更好一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他还指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今次夏宝龙在致辞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加美好的香港,推动香港实现由治及兴,让广大市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最大共识、最大期盼。”

在香港政治和安全秩序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面对港英时期遗留至今的深层次问题,香港亟需一场化解经济民生困境、促进社会公平、给年轻人和中下阶层民众希望的改革。只有这样,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才具备坚实的经济社会和人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