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中共领导人为何爱穿黑色风褛? 著装中大有玄机 

撰文: 秦宽
出版:更新:

在中共的官场文化中,著装也是一种政治语言。中山装象征革命,西装象征开放,现如今,夹克(Jacket/风褛)则象征亲民。这单线的历史演变也蕴藏著官场的衣著文化的变迁。内地反腐热剧《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剧中各领导干部都曾以夹克装示人,眼下,夹克装也成为中共官场的固定服饰。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师生夹道欢迎。(新华社)

中共领导人的著装向来被视为其形象塑造的工具,因此领导人出席各种场合所穿的服装也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

今天(7日),一篇题为《中国的领导人为什么都爱穿黑夹克?》网文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再度将公众目光拉回至领导人著装上。文章先以内地火爆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开端,提及剧中多名领导都有穿黑夹克出席过各种场合,并指在当今的中国官场中,“穿夹克”已成风靡现象。

邓小平穿夹克南巡

在中国的官场文化中,领导干部的著装也释放著政治寓意。短款式上衣、采用翻领、对襟、并多用子母扣或拉链的夹克其实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还被视为“资修”(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合称)的标志。直至1978年邓小平主导中国改革开放,夹克才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宣示重新中国再度改革开放期间,他本人也身著夹克。

邓小平穿夹克装。(网络图片)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身穿夹克装。(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官方看来,夹克干净利落、方便行动,而且黑色夹克更耐脏。但邓小平南巡后,拥有诸多优点的夹克并没有成为中国官场中的爆款服装。直到2012年,中共新上任的七大常委参观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展览时,七位常委均身著一套夹克,这才引来了中共领导干部穿夹克的风潮。

2012年11月29日,中共新上任的七大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身著夹克。(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外,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习近平在出席奥巴马白宫私人晚宴时,两人身著西装,但不打领带的著装方式,也成为中共官员争相效仿的对象。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左)与河北省省长的许勤(右)视察雄安,一人穿夹克衫一人穿西装。(河北新闻网)

新媒体时代领导如何塑造形象?

在新媒体时代,领导层身穿各种类型服装在各大场合现身的照片很容易流传于网络,而大众则通过浏览这些照片、影像,对平日难以接近的领导人形成印象。就夹克来说,领导人穿著它能传递出一种“亲民”形象,因为夹克低调,不奢华,穿著夹克会给人一种朴素、随意、大众化的感觉,这也同中共经常提及的“走群众路线”相得益彰。

自2012年以后,中共高层领导多次以夹克装示人,在宣示反腐的“打虎”漫画中、在各纪念日出席的场合中、也在考察基层中,高层领导身穿夹克的画满屡见不鲜。

网络上流传的习近平反腐漫画。(网络图片)
2016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纪念该校65周年校庆。(图片来源:新华社)
195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在中南海都穿著中山装。(网上图片)

为何中共领导人服装宽松?

其实,除了夹克寓示著亲民外,不同服装透露的信息也不一而足:毛泽东爱穿的中山装透著革命气息;中共领导人会见外国领导时,身穿西服则显示著中国的改革开放。但中国领导们所穿的西服,与西方相比,也有特别之处:与其它国家领导人穿的西服不一样的是,中国领导人的西服要宽松很多。

这要从1956年,苏联的“反斯大林报告”引起毛泽东不安说起。这则报告的公布让毛泽东意识到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于是先从该服装开始,毛泽东要重新打造领导人形象。

于是,中共从上海请红帮裁缝来北京,为领导制衣。红帮裁缝的前身是奉帮裁缝,它的制衣风格就是“宽松”,这恰好符合毛泽东个人的风格。因此,被请来的裁缝就为毛泽东制作了一件宽松的“毛装”,而宽松的穿衣风格也就此在中国官场上保留下来。

但据曾观摩过外交部礼宾司《外交官著装规范》的裁缝熊柯嘉回忆,中国领导西服宽大的另一种解释。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与西方关系缓和后,外交部要求出访的官员西服必须宽大,标准的西服里能穿上两件毛衣、一条保暖裤和一条毛裤。

时过境迁,从中山装到西服,再到夹克,中共领导人的形象总在持续变化,但对于港人来说,有一位领导人的鲜明著装特色让人难忘,他就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孕育了网络“蛤蟆文化”的江泽民:

江泽民著装风格令人难忘。(图片来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