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大学生太懒?“懒人经济”盛行 大连一大学推“外卖禁令” 

撰文: 刘莎莎
出版:更新:

“各公寓如发现订餐、送餐的同学,将给予该同学寝室断电3日;如有同学举报订餐、送餐情况,一经查实并对商家进行处罚后,给予该同学500元(人民币,下同)奖励。”近日,一则落款为大连财经学院后勤集团的通知引发舆论关注。

大连财经学院的“外卖禁令”。(网络图片)

近年来,随著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外卖、快递为代表的“懒人经济”、“宅经济”在大学校园日渐流行,更有甚者,连买水果、生活用品都要花钱请人送到宿舍……现在的大学生变懒了吗?

陆媒记者调查发现,内地除了外卖以及购物app,还有专注于“跑腿”服务的app。通过该平台,大学生发布一定的赏金与自己的需求——包括收取快递、购买外卖等,其他人可响应并完成该任务后,便可当面获得5至10元不等的赏金。对于一些时间方便的学生来说,帮忙跑腿成了闲暇时的小兼职。

不少内地大学生在“跑腿平台”上发布跑腿需求和跑腿费。(网络图片)

专家:“懒人经济”易使学生与社会脱节

有人将这样的现象称为“懒人经济”,认为此举在给予学生方便的同时,亦揭示了诸多问题。北京交通大学一位辅导员表示,大学生这样长期宅于宿舍,整日与手机、电脑为伴,必然生活不规律、健康。该辅导员续称,大学生对“互联网+”这样的新事物接受程度高,再加上部分人没能适应大学“放养”式的生活方式,最终沉迷网络,缺乏自律。

专家分析,大学生的许多跑腿需求实际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的延伸,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与现实社会脱节,影响精神状态和社交能力,值得警惕。

“一刀切”外卖禁令引反弹

对于这样“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少人亦提出异议,认为“一禁了之”的做法太过粗暴,是包办思维的结果。

有受访学生表示,这并不代表大学生变懒,学校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懒人经济”的存在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的的消费习惯一定程度上在倒逼学校管理改革,疏的功效显然大于堵,简单的一禁了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何况,现在内地的大学生大多都是成年人,不应该被这样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南门附近,一名学生隔著铁门取外卖。(中新网)

网友:应辩证看待“懒人经济”

争论之际,亦有理性网友指出,将大学生的宅文化完全归咎与外卖的出现,并不合理。大学生宅在宿舍打游戏就是外卖之“过”,倘若将游戏换作学习,是否就是外卖之“功”?另外,“互联网+”经济下,手机支付电话费、水电自助充值、在线预约看医生,在线购票等等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仅批评大学生太懒未免太不公平。另有网友指出,学校之所以颁布“外卖禁令”,乃是触动了学校的利益。

大学生宅在宿舍打游戏跟外卖没什么关系,就算没有外卖,该宅的还是宅,他们会把食物换成泡面,而不是放弃游戏去上课一点问题都没有,今天让人送餐,毕业后就到他给人送餐了,难道国家还需要为你的懒埋单那些说大学生懒的,你们别用别用掌上电话卡/公交卡/水电费自助充值,开车别用ETC,付款别用支付宝,看病别在网上预约,买火车票别上12306,天天装零钱排大队怎么样?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以前古代人洗衣服要手洗现在用洗衣机,是不是现代人变懒了?以前古代人出行靠走路骑马现在汽车地铁,是不是现代人变懒了。科技发展能解放人,发展人,外卖是科技进步的体现。评价大学生懒不懒要看利用点餐省下的时间选择了学习还是打游戏。主要是触动了学校的利益食堂饭点连个座位都没有,不定外卖怎么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