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村庄修路惊现大量“袁大头”银元 村民日夜疯狂寻宝
近日,江西赣州长洛乡被发现埋有大量俗称“袁大头”的民国银元,掀起一股“寻宝”热潮。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引述长洛乡长源村支部副书记黄国祥表示,该村今年开始扩建公路,4月9日上午,挖掘机师傅正在挖土时,两名女孩正在附近河边玩耍,后来发现土中有“袁大头”银元,觉得很漂亮,就捡了大概20多枚带回家。女孩的家长认出这是银元,消息一下子迅速传开,掀起一股“寻宝”热潮。
据了解,发现银元的地点为赣县长洛乡长源村下西山组。消息传出之后,无数村民日夜挖掘,“每晚都挖到凌晨2点,早上5点又举著手电筒来继续挖。”后来,更有外地人前来加入寻宝队伍,总人数高达五六百人。更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所幸过程中没有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
挖出银元价值至少十万
长洛乡副乡长刘江指,经过粗略计算,当地一共挖出236枚“袁大头”银元,每枚重量大约为27克,以民国三年、九年制造居多。当地有经验的村民通过听声音、看外形、称重量、定成色等方式,对这些“袁大头”银元作鉴定,从色泽、重量等各方面来看,应该都是真的。
“袁大头”是刻有袁世凯头像的民国银元,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根据铸造年份、品相成色、存世量及流通程度不同,价格在几百元甚至万元(人民币,下同)不等。粗略计算,这批挖出的236枚银元价值至少在10万以上。
难界定银元应否上交国家
以为“地上执到宝”?原来根据中国法例,村民检到的银元,可能都需要上交国家。《文物保护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但是,对于一般平民可以收藏的文物,《文物保护法》中也有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这些村民在居住地附近挖出银元,到底属国家所有还是属集体所有,似乎成为疑问。不过,《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也有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对此,刘江表示,本来想邀请文物方面的专家,将这些文物集体保护起来。不过很多村民将挖出来的银元都收藏起来,而现场形势又实在太复杂混乱,目前文物部门亦没有介入。有网友认为,比起文物的市场价值,其科研价值和历史价值更为重要,所以应该交由国家保管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