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访】社科院研究员王晓玲:中朝将走向“正常化国家关系”
金正男遇害、中国禁止从朝鲜进口煤炭、乐天集团转让地皮给韩国国防部用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以上种种,显示东北亚局势近日风起云涌。有见及此,香港01早前访问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副研究员王晓玲,询问有关情况。
香港01:乐天集团决定把星洲高尔夫球场地皮转让给国防部用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您认为中国可能采取怎样的措施?中韩会否走到一个“准断交”的状态?
王晓玲:政府、经济以及人文交流层面已经受到十分明显的影响。从去年以来中韩高层互动非常少,很多公务出访非常低;民间的大型旅行团从去年起就很有选择性的叫停了很多;文化产业方面看到,诸如韩流类的交流,政府也是有意无意给了许多眼色的,其表态是出于民意对美韩加强同盟以及萨德部署的不满。因此,基本可以认定中韩处于“准断交”的状态,虽然以自由行为代表的民间活动仍然存在,但官方的整体态度已经传达出这样的倾向。
金正男被杀只是“小动作”
香港01:金正男此前一直在北京方面的保护之下,但此次突遭遇害身亡,使北京失去一枚重要的“筹码”,亦进一步凸显中国对朝影响力削弱。您认为这会对中朝关系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晓玲:这件事情当然会带来负面影响,但中朝关系最根本的问题不在这个小动作上。中方主要还是考虑朝核问题,也没有必要把这件事炒作得这么严重,它毕竟还不是一个定基本基调的要素。如果没有朝核试验以及导弹威慑的影响,这一事件未必受到如此大关注和过度解读。这件事情确实让中国很恼火,但回顾中朝关系的历史,从抗美援朝以来,类似事情甚至比这要大的事情有很多。如果说中朝关系在走下坡路,原因还是在朝核问题。
即便没有金正男一事,中方也会加重制裁
香港01:在金正男遇害五天后,中国决定在今年年底之前禁止从朝鲜进口煤炭,连中国官媒也在刊文批评朝鲜,您认为此举是否可说是中国对朝战略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起始点吗?
王晓玲:我认为中朝关系多年来还是在“量”的积累,而非“质”的变化,包括这次,即便没有金正男一事,中方也会加重制裁。在2016年的联合国制裁草案出台后,中国通过不同渠道告诫朝鲜不要继续“走下去”,已经给朝鲜留了非常大的余地。事实上,国内要求对朝鲜严厉制裁的呼声很高,国际上中国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是,中国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在联合国的框架协议下参与制裁,并且在执行上还打了些折扣。国际社会对中方有许多批评,包括韩国就以此为由表达很多不满,也给部署萨德的提供了借口。实际上,中方一直非常被动,被朝鲜紧逼著走到了现在。中方表态中朝要走向“正常化国家关系”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而现在还都只是在量的积累上。
中国欲在东亚发挥更大影响力 必须解决朝鲜问题
香港01:我们看到,尽管金氏政权多次进行核试,挑战国际安全底线,但北京始终保持耐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一直认为,对东北亚国家而言,稳定、和平与发展是压倒一切的最重要任务。但近年来的情况表明,在北京对朝影响力逐步缩减下,外界已无从判断金正恩下一步会去往何方。北京是否应该评估最坏的结果,早做两手准备,制定一套可行的替代方案?
王晓玲:可以说两手准备可能是早已存在。如果中国要在东亚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朝鲜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我个人的判断是,中朝两国的社会发展渐行渐远,而政治总是与国内情况相依存的。另外,中国要解决东北亚的区域问题,除了意愿以外,还要有能力,所有的能力都是对比而言的。中国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参与国际关系重建的意愿,很可能就从周边开始试验;如果朝核问题解决不了,成为区域强国更无从谈起。
大选之后 韩国会尝试努力“修复”中韩关系
香港01:现在韩国国内政局混乱,韩国国内也出现了一种声音,要在半岛问题上“火中取栗”、“浑水摸鱼”,同时萨德问题也一直是中韩博弈的焦点。中国如何更好地平衡朝韩的不同国家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并确保半岛形势稳定?
王晓玲:之前,中方在半岛问题上做得很好的一点,能够较好地处理同韩国的关系,但是朝鲜却迫使中韩关系在安全的需求下“现出原形”,说到底韩国是美国的同盟国,这方面通过萨德一事突显出来。近期来看,中韩两国要对双方关系重新思考,中韩关系在大选之后肯定会进行一次努力的“回归”或者“修复”,韩国会非常积极地去建设中韩关系。从经济上来讲,它肯定离不开我们,同时美国的战略收缩也会给它非常大的压力。所以种种因素会迫使韩国会主动找中国,而不是中国去积极主动地构建中韩关系,但是中国也要在恢复的过程中建立实际上的联系。
王晓玲:中朝关系方面,我的感觉是肯定会沿著正常间的国家关系走下去。虽然,过去中国在处理中朝关系上会因为韩国出现一些摇摆,比如说在中韩关系受损时去缓和一下中朝关系,给韩国一些压力。但我个人认为,中国若想成为区域中的大国强国,就必须建立自身的原则及准则,避免交易或者是投机。在朝核问题上,我们之前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认为这是美国的问题而非我们的,但实际上在这一问题上受伤最多的是中国。在此情况下,核问题上要建立一定的红线,有些事情是不能碰的。我认为在中朝关系上,向著这个方向调整的势头越来越明显。这次的禁煤令中国做得很好,没有受到中韩关系影响,中国要为这一地区的安全负责,类似的动作可能成为中朝关系的一种新的互动模式。
中美互动不改变 多方会谈就只是一个美丽的想法
香港01:北京作为一个“粘合剂”应该如何在这复杂的局面下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呢?
王晓玲: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但几乎是无解的。因为参与者太多,国际社会层面上、地缘关系、双边关系等好几层因素交织在一起。在现在这一阶段,哪怕是四方会谈也好,难度都非常大。要想阶段性的遏制朝核问题,比较有操作性的就是制裁,甚至是比现在更严厉的制裁。多少年来始终有两个版本的说法来解决朝核问题,要么中美加强合作,要么中国的力量足够强大,能够自主决定这一区域的政治发展走向,美国退出这一区域,但是在现实来看,美国不停地在这一地区制造麻烦,并不肯退出去,在中美这种互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多方会谈就只是一个美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