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冒死深入日本福岛测辐射 探测仪器震得手发麻 

撰文: 陈晓
出版:更新:
新华国际记者深入福岛核泄漏事故核心区域,发现当地仍是一片残破的景象。 (新华国际)

日本“311”大地震接近六周年之际,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问题再次引发外界忧虑,日本传媒在早前报道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2号机组安全壳内,辐射量已达每小时650希沃特,人曝露于如此辐射量之下,数十秒即可丧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日前表示,中方高度关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产生的影响,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消除核泄漏事故产生的影响作出负责任的说明。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近日就发出旅游提示,呼吁民众到日本旅游要妥善计划。不过,日本政府却声称,福岛辐射值处于正常水平。

由于日本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其中一个热门选择,2016年估计约有640万人次到访日本,福岛是否仍有核泄漏问题也引发网民的争论。新华国际记者便于近日携带辐射测量仪,深入福岛核泄漏事故核心区域寻找答案。

福岛隔离区仍荒无人烟 辐射探测仪震得手麻

新华国际记者在进入距离福岛核电站30公里隔离区后发现,隔离区内依然是2011年311大地震后留下的残破景象,从15公里左右开始,大量的房屋遭废弃,地区仍处于“鬼城”的状态。在更换了保护衣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后,尽管关闭了报警器,该记者手中的辐射测量仪仍一直震动,在靠近核电站机组附近时,仪器还震得人手发麻。

报道提醒称,福岛核电站1至3号机组全部发生了“堆芯熔化”事故,压力容器内的核燃料棒熔化成了核残渣,东京电力公司目前仍没有方法取出容器内的核残渣。而“堆芯熔化”是核电站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事故,按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分类,福岛核事故等级为最高的第7级,与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等级相同。当年有专家曾指出,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需要超过1万年的时间,核污染水平才可以恢复到适宜人类活动的范围。

报道还认为,日本政府与东京电力公司在事故发生后,存在隐瞒和瞒报核泄漏问题的情况,虽然目前日本国内整体空气核辐射水已降至“311”大地震前的水平,但是环境和食物受核污染的风险仍在。

据福岛大学环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综合多个观测数据发现,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泄漏的放射性铯137的总量,约为此前东京电力公司公布数值的1.5倍,而放射性物质有会在鱼类和贝类生物体内积聚,并随著食物链上升而递增,危及人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