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逝世20周年】从陌生中走来 世界如何看待邓小平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习近平这番应该用何种眼光去看到中共革命领袖的话语,在邓小平逝世二十周年的今天,让很多人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对于邓小平,这个身高仅有1米52,却改变了一个古老而又庞大国家命运的人而言,他在改革、发展等命题上,给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思考和经验?而这个世界,尤其是与邓曾经是对手,亦有过蜜月期的西方世界,是如何看待邓小平的,这个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或许能够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去重新认识一个在西方人眼中真实且复杂的政治领袖。
西方看待邓小平的过程就是认识中国的过程
应该说,西方世界,对邓小平的认识经历了“陌生——熟悉——蜜月——敌视——冷静后客观看待”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涵盖了邓本人波折一生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1949年之前,邓小平在当时将星如云的共产党中,并没有引起西方媒体的重视。或许偶尔有一两个十分关注中国命运的西方观察家才会留意到这个总是站在中共元帅刘伯承身边,曾经有过留学法国经历的小个子。
他真正走进世界的视野,是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政务院(国务院前身)副总理”之后。尤其是在1955年,邓小平与林彪同时增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进入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当时的中美刚刚结束朝鲜战争,中苏则是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如何应对或者拉拢中国,是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必须面对的事情。
尤其是毛泽东未来的接班人是谁?会不会是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邓小平?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邓小平”这个名字,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西方政治家的案头和媒体报端之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邓小平如同当时中共大多数的革命元老一样,开始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因此在这段时期,邓小平进入了人生的蛰伏期,也渐渐淡出西方媒体的视野。直到1974年,在一片关注的气氛中,刚刚复出后不久的邓小平,率领代表团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代表大会。由于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后首次派遣高级代表团出席联大,也是邓本人首次在西方世界正式“亮相”。或许因为当时国内政治气氛的压抑,当时邓小平在联大的表现,被西方媒体形容为“紧张且拘束”。这与5年后邓访问美国,热情洋溢的向美国人民高举牛仔帽的形像大不相同。
80年代才是邓小平的舞台。他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思想的方针,在农村推行包产到户,香港问题上与撒切尔夫人的外交交锋,在国际舞台上不断与西方国家沟通、交流……从文革中走出的中国,与西方国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在内西方主流媒体和重要政治领袖,都开始对于邓小平这个“务实主义者”抱以好感。
但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邓小平的表现显然让西方世界感到疑惑甚至愤怒。邓在权衡之后最终决定使用武力流血平定这场风波,显然不符合西方人的“普世价值观”。他们不能理解邓“中国不能乱”这几个字背后的沉重责任感,于是从那一刻开始,曾经的“天使”变为“魔鬼”,打开中国大门的“东方小个子”也成为西方媒体报道中的“独裁者”,它们的转变,就是如此巨大且迅速。
如果说80年代,世界眼中的邓小平形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时间进入90年代之后,从1991年的“南巡”,到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邓小平逝世,这个一直因为邓而“躁动”的世界,终于肯冷静下来,用更加客观审慎的眼光,去怀念和看待这位经历中国最波澜壮阔一个世纪的老人。“不可思议”、“改变了中国”、“自信”、“固执”、“务实”……成为邓小平留给这个世界的标签。
直至2012年,刚刚接任中共总书记的习近平沿著邓小平的足迹进行了一次“新南巡”,将“深化改革”视为他执政后的核心政策,这个时候,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才又一次如同想起家中逝世的长者,集体怀念起邓小平。也是在这个时候,曾经对立的东西方阵营,已经消弥了意识形态的鸿沟,没有了过于热情不真实的歌颂以及刺耳的谩骂,而是用更加客观甚至温情的态度,去看待邓以及他所改变的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