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专家:习特通话稳定了“一个中国”原则 中美关系重在担当
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今天(10日)通电话,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赵可金指出双方表态最重要贡献就是稳定了“一个中国”原则,意味著中美关系的基础扎实了,为中美走向合作伙伴筑牢了堤坝。
他指出中国要重视白宫和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等行政机构的对华政策,也要重视美国国会和最高法院在对华事务上的法案和司法判例,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观察到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全貌。
从中国方面来说,要尊重特朗普的个人态度,但更看重美国政府的政策。
习近平同特朗普通电话,这是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两国元首第一次直接通话。赵可金指出在竞选期间和当选之后,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屡屡释放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挑战“一个中国”政策底线,让整个世界都为中美关系捏一把汗。
然而,在正式入主白宫后,特朗普在中国政策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谨慎态度,虽然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在访问韩国和日本期间也同样放出狠话,但特朗普领导的白宫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与退出TPP、发布“限穆令”和建造美墨边境墙的果断决策相比,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让人感觉更多继承了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路线,而且还不时有马云成功会见特朗普、特朗普女儿伊万卡访问中国大使馆等利好消息,让人在担忧中美关系之余还有著对中美关系转好的热切期待。
特朗普的态度
赵可金认为在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时候,要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误把特朗普的态度视作美国政府的政策。特朗普个人对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甚至一些看法是不好的看法,这一点是正常的。走在美国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美国人,问一下对中国的态度,肯定会有好的看法,也会有不好的看法,这一点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在美国媒体上,对中国的看法会更直接,更激进,这一点也是常事。但是,我们需要认清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个人的态度会有政策影响,但并不是政府政策。
由于中国历史上没有分权的传统,只有权力分工的体会,中国不大理解美国政治游戏中的分权制衡。中国人更习惯于决策—执行—监督的“流程性权力分工”,故而很容易将美国政府的政策误以为是“一把手”的态度,以为只要美国总统说了的事情,就是美国政府的官方政策。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美国政府的政策绝不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的。早在中美建交之初,卡特总统推动了中美建交,但美国国会却强行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美国出尔反尔的做法令邓小平十分愤怒,质问美方“美国到底有几个政府?”
实际上,美国政府是一个共享权力的分立机构系统,总统只是美国政府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政府(American Government)包括了国会(Legislature)、行政(executive)和司法(Judicial)三部分,总统代表的行政机构仅仅是美国政府之一,美国政府的政策还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中国要重视白宫和国务院、国防部、商务部等行政机构的对华政策,也要重视美国国会和最高法院在对华事务上的法案和司法判例,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观察到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全貌。从中国方面来说,要尊重特朗普的个人态度,但更看重美国政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