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盘工地发现60座战国船棺墓 墓主佩戴古埃及玻璃饰品

撰文: 杨青之
出版:更新:

据华西都市报8日消息,在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飞虎村,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蒲江县文管所在一个楼盘工地,发现施工范围共有战国墓葬60座。目前,墓葬群已经出土随葬器物300多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铜钱。其中的玻璃珠串饰最引人注目。串饰中部,饰有琉璃装成的蜻蜓眼造型,色泽饱满,异常精美。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玻璃珠装饰最早源自埃及。

航拍楼盘工地墓葬群。(网上图片)

从去年9月截止今年1月中旬,考古人员共清理出47座船棺墓葬。随后,他们将进一步将剩余墓葬清理完毕。墓葬位于山麓与河流间平坝地带,4排东西向分布,经过严格规划,应为家族或聚落公共墓地。

考古专家刘雨茂说,墓葬所处位置是交通要道,富有战略资源,再结合出土情况来看,部分应属于当地最高机关管理人员的墓葬群。

出土的玻璃珠串饰引人注目。串饰中部,饰有琉璃装成的蜻蜓眼造型,色泽饱满,异常精美。(网上图片)

墓地以巴蜀土著文化为主,同时带有较浓厚的楚、秦文化。出土的11枚印章或圆或方,形状不一,直径1厘米,印有巴蜀图语。

刘雨茂说,当时人将印章挂在腰部或者颈部位置。巴蜀图语至今仍是中国考古界一个未解之谜,有人认为其是古巴蜀地区的神秘文字,有人认为是军事、通讯标志。此次发现出现为进一步破解巴蜀图语,提供了珍贵资料。

目前,墓葬群已经出土随葬器物300多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铜钱。其中的玻璃珠串饰引人注目。串饰中部,饰有琉璃装成的蜻蜓眼造型,色泽饱满,异常精美。其与两枚巴蜀印章伴出于墓主人腰部附近,足见其尊贵地位。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玻璃珠装饰最早来自埃及,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四川已通过丝绸之路对外展开著经贸和文化交流。

【话你知】

“蜻蜓眼”是特指战国时期用火烧制,并用镶嵌工艺制作的铅钡玻璃装饰珠,因其珠子上叠加的圆圈很像是蜻蜓的复眼而得名。由于其做工精美、工艺复杂,一直以来只被少数贵族所拥有。有学者认为,这种稀有琉璃珠除作为精美的装饰品外,在中西贸易开始沟通的早期,也作为货币珠执行货币的职能。

考古人员清理墓葬。(网上图片)
墓葬中出土的宝剑。(网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