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首认GDP注水造假 省长称认真挤压水分夯实经济数据
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昨日(17日)开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在会上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并指出2011年至2014年因“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辽宁财政收入增幅出现两位数的下降,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解释称,“我们顶著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入数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陈求发指出,辽宁省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中央的决策部署,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
2014年虚增比例最高
报告还援引了国家审计署2016年的一份文件指出,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虚增(虚假增加)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虚增比例最高,达到23%。报告称,财政数据造假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早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巡视辽宁时便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并称辽宁对中央决策部署敷衍了事,甚至唱反调。此后,辽宁省各个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被外界称为“断崖式”下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直言,这种“断崖式”下滑,很难用经济模型来解释,除了经济自身确实困难外,就是之前的经济数据不真实,存在大范围造假。
2016年8月,辽宁省委在巡视整改通报中指出,要对全省各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严格评估审核,做到基层数据准确、宏观数据匹配,指标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同时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经济数据造假情况,将依纪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