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抗霾清肺套餐”火爆 木耳萝卜清肺汤成抗霾神物?
雾霾肆虐,人心惶惶,危言耸听,甚嚣尘上。早前有报道指,雾霾重灾区北京开展了一场“花式抗霾”——由于雾霾天不宜外出,所以各大外卖平台纷纷瞄准商机推出“清肺套餐”,木耳、萝卜等食物被认为可清除肺中雾霾,其所制成的菜品销量一时暴涨。针对这样的情况,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发声辟谣:没有所谓特效的针对雾霾污染的食物。01记者亦就此致电香港医学专家梁子超医生,梁医生表示,抗霾食疗缺乏理论、实践依据,并不科学。
据财新网昨日(9日)报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在北京的一场雾霾科普讲座上表示,针对一些言论提出吃萝卜、木耳等食物可以清除肺中的雾霾,这是不正确的,“没有什么特效的针对雾霾污染的食物。”
早前,食物抗霾一度走红。《北京晚报》报道指,百度外卖平台北京地区的外卖订单比平日提升了逾二成,有趣的是,含“梨”字的菜品销量增幅18%,含“木耳”的菜品销量增幅达22%。平台上的商家纷纷瞄准商机,推出清肺套餐——比如某外卖商家推出的78元(人民币)抗霾清肺食谱,分别有香菇炒鸡、娃娃菜木耳、萝卜丝鲫鱼汤还有清炒扁豆丝。
对此,潘小川明确表示,没有特效的针对雾霾污染的食物。“一些言论提出吃萝卜、木耳等食物可以清除肺中的雾霾,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吃的食物通过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吸收,而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是通过鼻腔进入了呼吸道和呼吸系统,二者没有任何交叉关系。”在日常饮食方面,潘小川介绍,民众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各类蔬菜水果,补充蛋白质,维持机体抵抗力。
无独有偶,近期内地互联网疯传一篇同仁堂“抗霾药方”的文章提到,该抗霾药方是同仁堂中医医院医师研发配置,药方名为抗霾清肺饮,包含六种中药,但药性是否抗霾引发网友热议。最终,北京青年报采访到同仁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肖延龄才证实,该药方并非能够抗拒雾霾进入身体,也不能阻止雾霾伤害身体,只可以可以缓解因为吸入雾霾造成的咽喉部不适。
01记者亦就食疗抗霾问题致电香港医学会会董梁子超医生,梁医生表示:食物多相生相克,所谓食物抗霾并不科学,亦在理论、实践方面缺少依据。
科普:雾霾是什么?怎么办?
既然雾霾食疗并不科学,那雾霾究竟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防护?对此,梁医生表示,雾霾中多含对人体有害的微小颗粒,其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直径不到头发丝二十分之一,对人体有著严重危害。
长远来说对心脏、呼吸系统造成影响,亦易发慢性病。早前国内外研究亦显示,PM2.5颗粒可以深入肺泡,迅速穿过肺泡与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膜,与富含氧气的新鲜血液一起通过肺静脉流向心脏,并可以很快进入到心脏的主动脉、心室,直接刺激到心肌,造成心梗或者心绞痛;如果刺激窦房结,也可以直接造成心律紊乱。
除了减少不必要运动、减少户外运动并停留室内等,梁医生亦特别表示,现在市面很多流行的N95口罩,可作短期应急。但对于一些身体质素较弱、本身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佩戴这样的口罩反而会加大呼吸阻力、造成心肺负担,故不建议长期使用。
雾霾“经济”:雾霾托管班、“洗肺”旅行兴起
冬日作为雾霾高发期,实际上,除了“抗霾套餐”以及口罩热潮外,一系列“雾霾衍生品”亦开始走红,形成雾霾乱象——早前报道指,北京不少培训机构纷纷推出短期“雾霾托管班”,为需上班的家长分担看护孩子的任务。托管班提供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辅导,不少课程免费,亦有课程平卖,3日仅收99元(人民币)。而无论免费还是付费,上述托管班名额全部爆满,名额一席难求。
同时,避霾旅行骤然兴起,各大在线旅游网站纷纷主打“避霾”、“洗肺”等旅游路线产品。携程旅游指出,泰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等环境优美国家成为避霾热门目的地。另外,北京等地实行单双号限行等交通管制,民众出行亦成难题,而网络拼车(几名顾客同乘一辆车)订单近日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