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一例一休”导致物价上涨 长者照顾机构最受影响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一例一休”引发台湾舆论热议。(资料图片)

上月初(12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劳动基准法》修正案,主要内容为取消7天法定假期,另推行“一例一休”,亦即修例落实劳工每周享有1天例假,以及1天休息日,当时台湾劳工团体便大表不满,近200人示威抗议。时至近日(1月4日),《联合新闻网》报道各行业新年涨价趋势,除了指出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上升,还归咎于“一例一休”增加企业成本。

专家:实际影响仍有待长远观察

首先是餐饮业,该网称自元旦起,连锁锅贴店如八方云集汤品、豆浆、韭菜类锅贴水饺调涨最高达5元(新台币,下同),涨幅约10%至20%左右。至于公路交通,长途巴公司国光客运公布5条路线营运减班,多数路线将加价20元以内,但个别路线票价可能要大涨40%。

《联合新闻网》指出,长者照顾和垃圾清理行业最受“一例一休”影响。台湾长照发展协会全联会理事长崔麟祥称,一例一休令小型老人院人事成本大增,若转嫁于收费,民众每年要多付近2万元,对于濒临贫穷线的边缘家庭,恐因得不到政府补助而难以支付。

至于垃圾清理行业,台湾云林县各乡镇陆续决定,农历新年过后从周休1日变成周休两日,每周只工作5天,其他乡镇也不排除跟从。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吴中书表示,一例一休增加企业成本,不仅有推高物价之虞,同时可能影响企业发放花红奖金,甚至影响企业招聘意欲,不过他补充实际影响仍有待长远观察。

“一例一休”始末

据知,“一例一休”所以激起朝野激烈冲突,不只因企业担心负担加重。台媒称蔡英文本来推行“两例”,亦即劳工享有两日例假,按法不得加班工作,政府后来却改推“一例一休”,改其中一日例假为“休息日”,雇主可要求员工于休息日加班,不过要额外支付加班费。然而不论是“一例一休”还是“砍假7日”,两项皆出自前任国民党政府手笔,如今由民进党政府推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