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过年 点解要进补?

撰文: 杨青之
出版:更新:
12月21日冬至,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办了隆重的“祭天礼”。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冬至祭天礼”是中国古代冬至日最为隆重的习俗,唐代冬至日祭天祀祖、祈盼盛世最为鼎盛。(中新社)

今天(12月21日)是一年中最后的节气冬至,是华人仅次于中国农历新年的重要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民众会以丰盛的饮食庆祝,所以又俗称“亚岁”、“肥冬”,在民间也广泛流传著“冬至大如年”的俗语。

周公在《周礼》中规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坛”的祭祀仪式。民间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

12月21日,冬至节。甘肃丝路小城张掖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内,百米灶台千斤面,近2万余人共享冬至大餐。当地民众同吃大锅饭、观赏经典民俗文化演艺,重现冬至传统辟邪、祈福场景。(中新社)

“明年壮如虎,全靠冬至补”

在冬至这天,北方要吃饺子;苏州人吃馄饨忆西施;江南水乡吃红豆糯米饭;上海家家吃汤圆;杭州人一天三顿吃年糕;宁夏冬至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南京人吃大葱炖豆腐;潮汕人吃甜丸;台湾人冬至则用九层糕祭祖。两岸三地,台湾和香港非常重视冬至,称“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回家团圆吃饭,俗称“做冬”,聚餐的样式绝不逊于大年三十晚的团年饭。

冬至意味著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中医认为,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