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称营改增实现减税5000亿 长远为供给侧改革未雨绸缪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李克强:今年全面实施“营改增”。(美联社)

早前(11月29日),中国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跟进税务改革进展,重点为听取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报告,以及企业税负减免情形。总理李克强称,营改增不只为改革税制措施,亦为支持中国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国务院辖下相关部门透露,仅营改增一项,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李克强过去便反复重申:“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会上他指出,达成普遍减税后,下一步要针对金融、建筑等试点行业企业所反映问题,及时研究和改善政策方向,以扩大减税效果。

据《第一财经》分析,时值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放缓,尽管财政收入减少,中央政府为提振经济,将财政赤字率从2.4%提高到3%,主要用于减税降费,中短期内减轻企业负担。长远而言,李克强明言减税不只为了救近火,还有助中国未雨绸缪,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转型。

《第一财经》又称,美国于80年代为刺激投资和生产,曾实行大规模减税,加上供给侧政策配套,短期促使经济回暖,增加就业,为长期繁荣奠定基础。又如德国于90年代一度沦为欧洲病夫,凭借供给侧改革措施,配合减税减负,成功实现经济回暖。中国政府现时面对相类问题,亦即实体经济不景和民间投资意愿低落,所以有意取长补短,效法美德先例。

如何促进长远供给侧改革?

所谓“营改增”,亦即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例如,一件货物由出厂至零售店,转手多次,按营业税计,则每次转手都按价征税,不剔除当中成本,导致重复征税;假如改收增值税,企业可于计税时,于价格剔除成本,报税时只上报“增值”部分,税负相对较轻。

过往未实行按增值额计税,高科技及服务业位于产业链终端,累计营业税负担最重,如今改收增值税,其所得减税效果亦相应最大。这显示政府确于供应面下功夫,通过改革税制,为目标产业“拆墙松绑”,营造合宜的发展环境。

正因有此愿景,李克强认为,虽然政府财政中短期收益减少,但只待产业转型成功 ,税收自然会随之增加。第一财经即引用官方数据,称自5月1日实施营改增以来,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试点行业增加了53万纳税户,认为反映减税利好之下,企业更愿意纳税,政府由此不仅开拓税源,还扩阔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