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巨头纷推VR购物 料颠覆原有消费模式

撰文: 傅霾澈
出版:更新:
VR购物结合了线上线下购物的优点。(淘宝)

“双11”想要吸引买家,只是靠打价格战已经不够,各大电商无不出奇制胜。“双11”的始作俑者阿里巴巴今年初起推出VR(虚拟实景)及AR(扩增实景)购物,今年4月起已推出“VR购物Buy+”,取其谐音“败家”,等买家安坐家中已经可以买遍全世界,分析称这种新模式将大大提升今年的销售额。用户在Buy+实体店内戴上VR眼镜,只需要移动头部及视角,即可浏览欧美日等地的商品、下订单及支付,活动上线首小时已近3万人体验。除了VR外,淘宝亦在App内加入AR游戏,捕捉优惠或与马云共进晚餐的机会。

据悉,阿里VR实验室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造物神”计划,目标是联合商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库,加速实现虚拟世界的购物体验。阿里工程师目前已完成数百件高度精细的商品模型,下一步将为商家开发标准化工具,实现快速批量化3D建模,敢于尝新的商家很快就能为用户提供VR购物选择。

阿里的老对手京东自然也不会落后,推出了“VR购物星系”。用户戴上VR头显以后可以体验到线下购物的真实感,通过VR控制器可以拿起选中的商品,进行360度查看,包括产品内部结构、功能特性等等。京东透露,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手势、声纹等多种形式完成支付,使用户在VR环境中实现完整的购物过程。

新技术将令更多人加入“败家”大军。(阿里巴巴)

国外积极研发VR购物技术

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都在向著VR\AR技术靠拢,国外的VR购物技术也在积极研发中。一家来自意大利的inVRsion公司就为零售商提供了一款名为ShelfZone的VR软件,零售商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构建自己的店铺,用户通过设备就能实现在VR中完成一整套的购物流程。

相较于传统的零售业甚至是现在主流的电商模式,VR和AR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购物体验的革新,真正实现“体验式消费”。年轻人喜欢拿著手机刷淘宝,但是这些商品都是二维的。而线下商店又不大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VR\AR则取长补短,结合两者的优点,形象的说就是让消费者在家里就能穿越到实体店里完成购物。从购买前的品牌和样式的挑选,到购买期间的换装、试衣,再到购买后的“相似品推荐”,VR/AR中的购物场景遍布方方面面。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