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因地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撰文: 崔德兴
出版:更新:
李克强出席中葡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谈及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新华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自昨日(10日)起一连三日到澳门视察,并在今日出席在当地举行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他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谈及债务和楼市等中国经济现象以及面临的问题。

李克强表示,在世界经济不景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直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增长速度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而中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长6.7%,经济总量增幅超过80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发展势头之余,出现积极变化,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一些前期出现疲弱或下滑的重要指标稳定向好。其中,工业增速、企业效益、投资企稳回升,尤其是民间投资止跌回稳,失业率在近年来首次低于5%。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李克强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而外界对中国债务、楼市等方面的风险有些议论。他表示,对这些问题要客观全面看待。

李克强称,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现在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债务结构不太均衡。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比较低,中央政府负债率只有16%;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虽然高于中央政府,但举债日益规范,债务主要用于建设,大部分是有回报机制的资产性债务。中国面临的杠杆率主要是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比较高,这与中国市场发展时间短还不成熟,居民储蓄倾向强(居民储蓄占50%以上)、以银行为主的融资结构占多头,而且中国的债务以内债为主,外债占比很小,出现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

他形容中国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充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高,而且中国风险弥补和吸收损失的能力比较强。中国将透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途径,逐步降低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楼市近年炽热,楼价累创历史新高,上海(图)等一线城市情况尤其显著,更令外界担心中国房地产是否已出现泡沫。(新华社)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李克强再就中国房地产情况作解释。他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中国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总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有决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且为明年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能够“顶住内外压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是依靠改革开放,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结果。中国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

最后,李克强总结指,中国过去发展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将继续奉行开放战略,对各类经济体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