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专家:“小苏打能饿死癌细胞” 真定假?
近日,内地网络上热传一则新闻:《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报道称,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那就是碳酸氢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苏打,可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不过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小苏打饿死肿瘤”的说法确实有点“标题党”,内地不少专家都发表详尽的分析文章,还原真实的“小苏打疗法”。新华网也专访了胡汛和晁明两位教授,解答民众疑惑:
一,“苏打水防癌”没有科学依据
晁明指出喝碱性水有益于健康是公认的,但对于“苏打水防癌作用”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研究团队采用的方式是把碳酸氢钠通过肿瘤滋养血管注入瘤体,改变肿瘤内部的pH值。通过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
晁明指出科学原理如何在人体得到实现需要反复验证,这是一个初步研究,但结果是真实的。
二,研究只针对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晁明表示临床试验研究范围是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见小常识)。这个中期、晚期的定义,不是民众口中经常提到的以时间为分界的中晚期,而是有严格的医学标准:肿瘤大于3公分的叫中期;肿瘤出现脉管侵犯的就是晚期。针对一些已经出现腹水、黄疸的终末期患者尚没有突破。
至于其他肿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这个原理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有普遍意义。
有医生就提醒,化疗、放疗仍然是肿瘤治疗的“主流”,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常识】
肝癌(Liver Cancer)是香港第三号癌症杀手,仅次于肺癌及大肠癌。肝癌的治疗相对困难,主要因为当病人发现患上此病时已届癌症的中晚期,影响治愈率。
肝癌大致可分为原发性与转移性。“原发性肝癌”是由肝脏细胞引发的恶性肿瘤,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有“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由其他器官形成的癌细胞扩散到肝脏而引致的肝癌,称为“转移性肝癌”。